《左传·僖公四年》
【题解】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四年》。在大国、强国欺凌甚至兼并小国、弱国的春秋时代,最早“挟天子以令诸侯”而成为霸主的是齐桓公。他在基本控制北方各诸侯国以后,为了进一步达到称霸天下的目的,便以“夹辅周室”的名义,寻找各种借口,挥师南下。而南方的楚国这时也日益强大,在“得志于汉东”以后,开始向北扩张。这一年(前656年)的春天,齐桓公在“以诸侯之师侵蔡”并打败蔡国以后,便乘胜伐楚。楚成王先派使者到诸侯联军中质问齐国为什么要发动对楚国的进攻,之后又派屈完到诸侯联军中,双方先后展开了两次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的外交斗争。最后双方达成妥协。屈完代表楚成王在召陵与各诸侯国订立了盟约。本文绘声绘色地描述了这场外交斗争的动人场景,反映了春秋时代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常常交互进行的历史现象。
【一段】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①;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②:“君处北海③,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④。不虞君之涉吾地也⑤,何故?”管仲对曰⑥:“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⑦:‘五侯九伯⑧,女实征之⑨,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注释】
①齐侯:指齐桓公。诸侯之师:据其他史书记载,齐侯伐蔡攻楚时,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等八个诸侯国的军队。蔡:国名,姬姓,其开国君主为周武王胞弟叔虞,春秋时代其故地在今河南汝南、上蔡等县境。②楚子:指楚成王。③北海:齐国滨临渤海,古人称渤海为北海。这里泛指北方。下句“南海”则泛指南方,楚国南部边境远未到南海,言其极远而已。④“唯是”句:谓齐国和楚国相距遥远,谁也不关谁的事,就像牛马发情互不相干一样。唯,同“惟”或“维”,即使。风:雌雄相引诱。⑤虞:料到。涉:趟水过河,这里有踏入的意思,是“侵入”的委婉说法。⑥管仲:齐大夫,名夷吾,字仲,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齐桓公正是在他的辅佐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著有《管子》一书。⑦召(shào)康公:即召公臾(yú),周文王的庶子,周成王时重要辅臣,因其封地在召(今陕西岐山县),故称召公,“康”是他的谥号。大(tài)公:即太公,名尚,又名望,周文王、周武王时重要辅臣,为齐国开国君主。因姓姜,故又称姜太公;一说字子牙,故又称姜子牙。⑧五侯:即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九伯:即九州之长。伯,也称方伯。这里,“五侯九伯”泛指诸侯。⑨女(rǔ):通“汝”,第二人称代词。实:语中虚词,表示命令或期待的语气。履(lǚ):本指单底鞋子,这里指鞋子所践踏到的地方,亦即征伐的范围。海:指黄海、渤海。河:黄河。在古代典籍中,凡单言“河”,都特指黄河。穆陵:地名,在今山东临朐(qú)县南的穆陵关。无棣(dì):地名,在今山东无棣县境。包茅:打成捆儿的菁茅。菁茅是楚地特产,用于滤酒。包,束。共(ɡōnɡ):同“供”,供给。与下文“敢不共给”句之“共”音义同。缩酒:古代祭神时的一种仪式,把打成捆儿的菁茅立在祭祀的神祗前,把酒浇在菁茅上,酒就会渗下去,如神饮酒,故称。另一说,指滤酒、祭祀时用菁茅滤去酒中的不洁物。征:此字繁体原作“征”,在这里当有二音二义,一读“chénɡ”,通“惩”,即惩罚,作为外交辞令,说委婉些,也可作“问罪”解;一读“zhēnɡ”,即取、收、征收义,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辞源》即作“征收”解。细品文意,还是训声为“chénɡ”、训义为“惩罚”为宜。昭王:指周昭王,名瑕。昭王晚年荒于国政,人民恨他,在他南巡渡汉江时,当地人给他准备了一只用胶粘起来的船,结果船到江心,胶溶船解,他溺水而死。周王室讳言此事,不发讣告,诸侯不知其故,下句“寡人是问”即缘于此。南征:指南巡。征,远行。(注意:此段前后出现三个“征”字,包括未曾注及的“女实征之”句之“征”,请比较音义的异同。)诸:“之于”的合音字,其中“之”字代“昭王南征而不复”这件事。水滨:汉江边。按:昭王时汉江尚非楚境,所以楚成王使者回答管仲代表齐侯提出的责问时说“君其问诸水滨”。次:军队临时驻扎。与下文“次于召陵”句之“次”义同。(注意此字与《季梁谏追楚师》“军于瑕以待之”句之“军”在词义上的细微区别。)陉(xínɡ):山口名,在今河南偃城县南。
【译文】
(僖公四年)春天,齐侯率领诸侯国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后,(紧接着)就进攻楚国。楚成王派遣使者到诸侯国军中(并以他的名义和口吻)说:“(贵国)国君住在北方,寡人住在南方,实在是风马牛不相及啊。没想到(贵国)国君会涉足我国领土,这是为什么呢?”管仲(则以齐侯的名义和口吻)回答说:“以前召康公命令我的先君太公说:‘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讨他们,以便辅助周王室。’赐权给我的先君征讨的范围是: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你们应该进贡的包茅没有奉献到朝廷,(致使)天子祭祀(所用的包茅)供给不上,没有用来祭酒的东西,寡人特来问罪;昭王南巡而没有回去,寡人特来责问。”(楚成王的使者)回答说:“(应该)进贡的东西不(及时)奉上,这是寡君的罪过,(但)怎敢不供给呢?(至于)昭王(南巡)没有回去,还是请您到(汉)水边去问吧!”(齐侯率领的诸侯)军队向南(挺)进,临时驻扎在陉地。
【二段】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毂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毂同好,何如?”对曰:“君惠徽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注释】
召陵:楚地名,在今河南偃城县东。陈(zhèn):同“阵”,这里用作动词,指列阵。岂不毂是为:难道只是为了我吗?不毂,不善,古代诸侯自称的谦词。在这一句中,宾语“不毂”前置,有强调和突出宾语的意味。“宾语+是+动词”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下句“先君之好是继”,也是这种句式。惠:敬词,用于称对方对自己的行为,意思是这样做是对自己的恩惠。徽(huī):求。敝邑:谦称自己的国家,犹今语之“敝国”。辱:谦词,表示承蒙,意思是这样做使对方蒙受了屈辱。众:众人,这里指众多的军队。下文“虽众,无所用之”句之“众”,则指众多。绥:安抚。“方城”两句:以方城山为城墙,以汉水为护城河。“方城”和“汉水”都是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这也是古代汉语中常见的一种句式。方城,山名,在今河南叶县南。城,城墙。池,护城河。“虽众”两句:即使军队众多,也没有用他们的地方。盟:订立盟约。
【译文】
夏天,楚成王派屈完到诸侯军。诸侯军后撤,临时驻扎在召陵。齐侯把诸侯军列成方阵,与屈完乘坐兵车观看。齐侯说:“(这次起兵)难道仅仅是为了我自己吗?这是为了继承我先君建立起来的友好传统啊。(贵国)和我同归于好,怎么样?”(屈完)回答说:“承蒙国君您向敝国社稷之神求福,(使国君您)蒙辱安抚敝国国君,这正是敝国国君的愿望啊。”齐侯说:“用这样的军队来作战,谁能抵御?用这样的军队攻城,哪座城攻克不了?”(屈完)回答说:“国君您如果用德来安抚诸侯,谁敢不服?国君您如果凭借武力,楚国以方城山为城墙,以汉水为护城河,(国君您的军队)虽然众多,也没有用。”(最后)屈完和各诸侯订立了盟约。
【评析】
此文在记述春秋时代齐楚两国的这场外交斗争时,并不是用叙述语言来记述它的过程,而是把“出场”人物放在双方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他们各自的个性化语言和“交锋”方式,把这场外交斗争一步步引向深入,直到双方达成妥协,订立盟约。这样,既使我们明白了这场外交斗争的性质及其过程,又让我们看到了各具情貌的四位历史人物。楚国两位使者,特别是作为楚平王“特命全权代表”的屈完,沉稳冷静、不卑不亢的外交风度,坚毅果敢、不为威武所屈的外交风范,机智灵敏、随机应对的外交智慧,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作为政治家的管仲,他那熟悉历史、谙于事故、无理也能说出理来的外交才情,以及齐桓公那种虽然骄横霸道、软硬兼施,却也不失身份的霸主形象,也都让我们过目难忘。总之,阅读欣赏此文,不像是读史,倒像是看一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的外交斗争话剧。
此文作为记叙外交斗争的一段史体散文,在语言的运用上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双方出场人物,虽然使用的都是各具情貌的外交辞令,但并不觉得做作、生硬。而且,即使针锋相对,也不金刚怒目;即使咄咄逼人,也不疾言厉色。尤其是楚国两位使者的语言,更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此文有的选本题为《齐桓公伐楚》,怕远不如以《齐桓公伐楚盟屈完》为题好,因为此题虽然多了三个字,却较切合此文的中心内容。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题目确实是文章的眼睛和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