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唐宋文 桐叶封弟辨

卷六唐宋文桐叶封弟辨

柳宗元

【题解】

辨,古代论说文的一种,相当于“质疑”,印对传统的或流行的说法提出异议。本文针对“桐叶封弟”一事进行了辨说,从而对君主言行绝对化的陈腐观点进行了批判。

【一段】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①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②。

【注释】

①成王:名姬诵,周朝的一个君主,周武王之子。他即位时因年幼无法理政,由其叔父姬旦周公)摄政。②唐:古国名,今山西翼城县西有古唐城。

【译文】

古书上说:周成王拿着一片桐树的叶子给一个年幼的弟弟,并和他开玩笑说:“我拿这个封给你。”周公听说后便进去祝贺。成王说:“我这是和他开玩笑。”周公说:“天子不应该开玩笑。”于是成王便把唐这块地方封给了年幼的弟弟。

【二段】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弟者为之主,其得为圣③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注释】

③圣:圣人。儒家典籍中多以此泛指、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孔子等。

【译文】

我对这件事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成王的小弟弟应当受封,周公就应该及时地向成王提出来,不应该等到成王和小弟弟开玩笑时才以祝贺来促成其事。如果不应当受封,周公竟然促成这种不适当的玩笑话,把土地和百姓都封给小弟弟,叫他当他们的主人,周公还能称得起是圣人吗?况且周公的意思不过是认为国君不应当随便说话而已,哪能够把国君的玩笑话都变为现实呢?假设不幸的话,成王拿着桐树叶和宫女、太监开这种玩笑,周公也会服从成王的话而促成其事吗?凡是帝王的德行,在于其行为如何。如果办事不得当,虽然十次八次加以改变纠正也不算错;关键在于办事得当,只要得当就不必改变,何况这不过是玩笑话啊!如果开玩笑的话也要实现,这是周公教唆成王实行过错啊。

【三段】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④。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者之事⑤,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注释】

④道:圣人之道。这里着重指的是中庸之道,即以一种不偏不倚的合理态度看待自己和万物,也即所谓“中不偏,庸不易”,与下文“大中”同义。⑤(quē):歉,同“缺”,不满足的意思。

【译文】

我认为周公辅佐成王,应当用中庸之道引导他。使他的言行以及休闲娱乐都合乎中庸要求,一定不要迎合他的过失而为之辩护。也不要束缚他,使他终日过于操劳,像驱使牛马奔驰那样,管束过严过急就坏事了。而且即使同为一家人的父子尚且不能用这种方法来约束,更何况名分上是君臣的人呢!这种做法只是市井小民才会干的事,不是周公应该采用的,因而不可相信。

【四段】

或曰:封唐叔,史佚⑥成之。

【注释】

⑥史佚:即太史尹佚,周初的史官。

【译文】

古书上说:封成王的小弟弟叔虞于唐这件事,是史佚促成的。

【评析】

“桐叶封弟”是流传很久的一个典故。在“君权神授”的谬论横行的时代,君主具有无上的权威,君主的言行被绝对化了。“天子无戏言”、“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之类的口头禅就是绝好的说明。作者在本文中虽然批评的是周公,实际上是借题发挥,其主旨是说明对君主的一言一行要从实际效果上来观察,而不应盲从。这种观点无疑是进步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呼声。本文在写作上很有特色。作者首先扼要地介绍了“桐叶封弟”的史料。然后斩钉截铁地亮明了自己的态度:“吾意不然。”接着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当封”或“不当封”,而不在于这是谁的意图。最后提出了周公应该用什么方式来辅佐成王。全文丝丝入扣,有破有立,立论明确,读后令人为之叹服。特别是结尾的“或曰”一句,使全文的论证留有余地,更是耐人寻味。

单字解释: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