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吏传第五十九

【说明】本传叙述文翁、王成、黄霸、朱邑、龚遂、召信臣等六个汉代循吏的事迹。循吏,就是所谓“良吏”、“清官”。《史记》的《循吏传》,写了先秦五人,而没有一个汉吏;似乎以为汉代无循吏,其实所写汲黯郑当时,就有允为循吏的味道。司马迁强调“奉职循理”,意思是官吏要真正负责,按法办事;不要另搞一套,以势压人。《汉书》本传六个循吏,其中文翁是文景时人,其余皆当宣帝之时,序言已指出他们出世的政治背景,寓意则是官吏之清浊,关键全在君主之倡导。循吏的治迹,都是兴学校,广树蓄,增户口,买牛犊,巡行阡陌,灌溉畎亩,即关心民事,发展生产,做到“所居民富,所去民思”。班固所着意之点,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但所谓循吏,也有徒务虚名者,宣帝最先表扬的王成,就有“伪自增加(户口),以蒙显赏”的劣迹,故班固言“是后俗吏多为虚名”。官吏真能做到务实而不虚名,不是易事!

汉兴之初,反秦之敝,与民休息,凡事简易,禁罔(网)疏阔,而相国萧、曹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率)(1),民作“画一”之歌(2)。孝惠垂拱(3),高后女主,不出房闼(4),而天下晏然,民务稼穑,衣食滋殖(5)。至于文、景,遂移风易俗。是时循吏如河南守吴公、蜀守文翁之属(6),皆谨身帅(率)先,居以廉平,不至于严,而民从化。

(1)肃、曹:萧何曹参。帅(率):率先之意。(2)“画一”之歌:即“萧何为法,讲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3)垂拱:垂衣拱手。形容无为而治。(4)房闼:房门。(5)滋:益也。殖:生也。(6)吴公:上蔡人,曾学事于李斯。见《贾谊传》。

孝武之世,外攘四夷(1),内改法度,民用凋敝,好轨(宄)不禁(2)。时少能以化治称者,惟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兒宽(3),居官可纪。三人皆儒者,通于世务,明习文法,以经术润饰吏事,天子器之。仲舒数谢病去,弘、宽至三公。

(1)攘:却也。(2)奸宄:为非作歹的人。不禁:言不可禁。(3)董仲舒公孙弘、兒宽:本书皆有其传。

孝昭幼冲(1),霍光秉政,承奢侈师旅之后,海内虚耗,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至于始元、元凤之间(2),匈奴乡(向)化,百姓益富,举贤良文学,问民所疾苦,于是罢酒榷而议盐铁矣。

(1)幼冲:谓帝年幼小。(2)始元、元凤:皆汉昭帝年号。始元共六年(前86—前81)。元凤共六年(前80—前75)。

及至孝宣,繇(由)仄(侧)陋而登至尊(1),兴于闾阎(2),知民事之艰难。自霍光薨后始躬万机,厉(励)精为治,五日一听事,自丞相已(以)下各奉职而进。及拜刺吏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繇(由),退而考察所行以质其言(3),有名实不相应,必知其所以然。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无)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4)。与我共此者,其唯良二千石乎(5)!”以为太守,吏民之本也,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理效,辄以玺书勉厉(励),增秩赐金,或爵至关内侯,公卿缺则选诸所表以次用之(6)。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若赵广汉">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之属(7),皆称其位,然任刑罚,或抵罪诛(8)。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生有荣号,死见奉祀,此凛凛庶几德让君子之遗风矣(9)。

(1)侧陋:言非正统而出身微贱。至尊:指帝位。(2)兴于闾阎:言从里巷而即帝位。(3)质:正也。(4)讼理:言所讼得到处理而无冤滞。(5)良二千石:言优秀的郡守、诸侯相。(6)所表:指所表彰者。(7)赵广汉">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张敞:本书卷七十六皆有其传。严延年:见《酷吏传》。(8)抵:至也。(9)廪廪:渐近之意,即所谓庶几(王念孙说)。

文翁,庐江舒人也(1)。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见蜀地辟(僻)陋有蛮夷风,文翁欲诱进化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敕)厉(励)(2),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减省少府用度(3),买刀布蜀物(4),资计吏以遗博士(5)。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6),用次察举(7),官有至郡守刺史者。

(1)庐江:郡名。治舒县。舒:县名。在今安徽庐江西南。(2)张叔:名宽,字叔文(杨树达说)。敕励:戒勉。(3)少府:掌财物的官府。汉代郡太守与都尉的官府皆设少府。(4)刀布:蜀之刀、布质量很高,蜀刀有环,蜀布细密。(5)赍(jī):以物送人。计吏:掌计簿的官吏。(6)右职:高级职位。(7)用次:犹“以次”。

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1),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2),为除更繇(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常选学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3)。每出行县,益从学官诸生明经饬行者与俱(4),使传教令,出入闺阁(5)。县邑吏民见而荣之,数年,争欲为学官弟子,富人至出钱以求之。繇(由)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至武帝时,乃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官,自文翁为之始云。

(1)学官:学校之校舍。(2)下县:非郡治所之县。(3)便坐:指非正庭之坐。(4)益:多也。饬:整也:(5)闺阁:内室小门。

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岁时祭祀不绝。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

王成,不知何郡人也。为胶东相(1),治甚有声。宣帝最先褒之,地节三年下诏曰(2):“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以化天下。今胶东相成,劳来不怠(3),流民自占八万余口(4),治有异等之效(5)。其赐成爵关内侯,秩中二千石。”未及征用,会病卒官。后诏使丞相御史问郡国上计长吏守丞以政令得失(6),或对言前胶东相成伪自增加,以蒙显赏,是后俗吏多为虚名云。

(1)胶东:诸侯王国名。治即墨(在今山东即墨西北)。(2)地节三年:即公元前67年。(3)劳来:谓功勉招怀百姓。(4)自占:自报人口,而来从事生产。(5)异等之效:谓突出的成效。(6)长吏守丞:“吏”当作“史”。刘攽曰:“‘长吏守丞’,‘吏’当作‘史’。郡使守丞,国使长史,皆一物也,故总言‘郡国上计长史守丞。’”

黄霸字次公,淮阳阳夏人也(1)。以豪(杰)役使徒云陵(2)。霸少学律令,喜为吏,武帝末以待诏入钱赏官(3),补侍郎谒者(4),坐同产有罪劾免(5)。后复入谷沈黎郡(6),补左冯翊二百石卒史(7)。冯翊以霸入财为官(8),不署右职,使领郡钱谷计(9)。簿书正,以廉称,察补河东均输长(10),复察廉为河南太守丞(11)。霸为人明察内敏(12),又习文法,然温良有让,足知(智),善御众。为丞,处议当于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爱敬焉。

(1)淮阳:郡国名。治陈县(今河南淮阳县)。阳夏:县名。今河南太康县。(2)云陵:陵名,又县名。在今陕西淳化东南。黄霸徙云陵,是太始元年(前96)事。(3)待诏:等待皇帝的诏令入仕。入钱赏官:谓出钱买武功爵以补官。(4)侍郎:官名。近侍天子。属郎中令。谒者:官名。掌接待宾客。属郎中令。(5)同产:同胞兄弟。(6)沈黎郡:郡治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7)左冯(píng)翊:官名。相当于郡太守。卒史:官名。此指左冯翊的属吏。(8)冯翊:即左冯翊。(9)计:谓出入之数。(10)河东:郡名。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均输长:设在郡治的均输官。(11)河南:郡名。治洛阳(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太守丞:太守的佐官。(12)内敏:思想敏捷。

自武帝末,用法深。昭帝立,幼,大将军霍光秉政,大臣争权,上官等与燕王谋作乱,光既诛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罚痛绳群下,繇(由)是俗吏上(尚)严酷以为能(1),而霸独用宽和为名。

(1)尚:崇尚。

会宣帝即位,在民间时知百姓苦吏急也,闻霸持法平,召以为廷尉正(1),数决疑狱,庭中称平。(2)守丞相长史(3),坐公卿大议廷中知长信少府夏侯胜非议诏书大不敬(4),霸阿从不举劾,皆下廷尉,系狱当死。霸因从胜受《尚书》狱中,再逾冬,积三岁乃出,语在《胜传》(5)。胜出,复为谏大夫(6),令左冯翊宋畸举霸贤良(7)。胜又口荐霸于上,上擢霸为扬州刺史(8)。三岁,宣帝下诏曰:“制诏御史(9):其以贤良高第扬州刺史霸为颖川太守,秩比二千石(10),居官赐车盖,特高一丈,别驾主簿车(11),缇油屏泥于轼前(12),以章有德。”

(1)廷尉正:官名。掌司法。属廷尉。(2)庭中:指廷尉官署中。(3)守:试职。丞相长史:官名。协助丞相的高级属官。(4)长信少府:官名。掌长信宫事务。非议:批评。大不敬:犯了不敬皇帝之罪名。(5)《胜传》:即《儒林传·夏侯胜传》。(6)谏大夫:官名。掌议论,属郎中令。(7)宋畸:《公卿表》作“宋畴”。举霸贤良,是本始四年(前70)事。(8)扬州:辖境当今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皖南等地区。(9)制诏御史:皇帝命令御史大夫。颍川:郡名。治阳翟(今河南禹县)。(10)比二千石:官阶名。俸禄每月谷百斜。(11)别驾:官名。刺史的佐史。刺史出巡时,别乘驿车随行,故名。主簿:官名。典掌文书、办理事务。汉代朝廷与郡县均置此官。(12)缇(tí):丹黄色。屏泥:轼前挡泥之物。缇油屏泥:谓以丹黄色油涂饰屏泥。

时上垂意于治(1),数下恩泽诏书,吏不奉宣(2)。太守霸为选择良吏,分部宣布诏令,令民咸知上意,使邮亭乡官皆畜鸡豚(3),以赡鳏寡贫穷者。然后为条教,置父老师帅(率)伍长(4),班(颁)行之于民间,劝以为善防奸之意,及务耕桑,节用殖财,种树畜养,去食谷马(5)。米盐靡密(6),初若烦碎,然霸精力能推行之。吏民见者,语次寻绎(7),问它阴伏(8),以相参考。尝欲有所司察(9),择长年廉吏遣行,属(嘱)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邮亭,食于道旁,乌攫其肉。民有欲诣府口言事者适见之,霸与语道此(10)。后日吏还谒霸,霸见迎劳之,曰:“甚苦!食于道旁乃为乌所盗肉。”吏大惊,以霸具知其起居,所问豪氂(毫厘)不敢有所隐。鳏寡孤独有死无以葬者,乡部书言(11),霸具为区处(12),某所大木可以为棺,某亭猪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其识事聪明如此(13),吏民不知所出(14),咸称神明。好人去入它郡,盗贼日少。

(1)垂意:注意。(2)奉宣:奉命宣传。(3)邮亭:古代设置在道路上供传递文书者住宿的旅舍。乡官:此指乡之官舍。(4)父老:同三老,掌教化的乡官。师率:表卒。伍长:古代户籍以五家为伍,设伍长一人。(5)去食谷马:谓不以谷物喂马。(6)米盐靡密:形容政令细碎。(7)寻绎:反复研究。(3)阴伏:秘诀。(9)司察:督察。(10)道此:指谈乌攫吏肉之事。(11)书言:谓以书言之。(12)区处:分别处置。(13)识:记也。(14)所出:使用何术。

霸力行教化而后诛罚(1),务在成就全安长吏。许丞老(2),病聋。督邮白欲逐之(3),霸曰:“许丞廉吏,虽老,尚能拜起送迎,正颇重听(4),何伤?且善助之,毋失贤者意。”或问其故,霸曰:“数易长吏,送故迎新之费及好吏缘绝簿书盗财物(5),公私费耗甚多,皆当出于民,所易新吏又未必贤,或不如其故,徒相益为乱。凡治道,去其太甚者耳(6)。”

(1)力行:尽力从事。(2)许丞:许县丞。许县,乃颍川郡的属县。县丞,乃县令之佐吏。(3)督邮:官名。郡之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传达教令兼处理狱讼等事。(4)正:即使。重听:耳聋。(5)绝:疑衍。杨树达曰:“‘绝’字因‘缘’字而衍。”(6)太甚:过分。太甚者:指很不称职的官吏。

霸以外宽内明得吏民心,户口岁增,治为天下第一。征守京兆尹,秩二千石。坐发民治驰道不先以闻(1),又发骑士诣北军马不适士(2),劾乏军兴(3),;连贬秩。有诏归颍川太守官,以八百石居治如其前。前后八年,郡中愈治。是时凤皇神爵(雀)数集郡国(4),颍川尤多。天子以霸治行终长者(5),下诏称扬曰:“颍川太守霸,宣布诏令,百姓乡(向)化,孝子弟(悌)弟贞妇顺孙日以众多,田者让畔(6),道不拾遗,养视鳏寡,赡助贫穷,狱或八年亡(无)重罪囚,吏民乡(向)于教化,兴于行谊(义),可谓贤人君子矣。《书》不云乎?‘股肱良哉(7)!’其赐爵关内侯,黄金百斤,秩中二千石(8)。”而颍川孝弟(悌)有行义民、三老、力田(9),皆以差赐爵及帛(10)。后数月,征霸为太子太傅(11),迁御史大夫。

(1)以闻:向皇帝指告。(2)北军:汉代守卫京师的屯卫兵。马不适士:谓马与士不适应,即马少士多。(3)乏:废,耽误。军兴:征集财物以供军用,称“军兴”。(4)凤皇神雀:鸟名。古时以为凤皇为神鸟,其出现为祥瑞。(5)治行:政绩。(6)畔:谓田界。(7)“股肱良哉”:见《尚书·虞书·益稷》。(8)中二千石:官阶名。俸禄每月谷百八十斛。(9)三老:县、乡掌教化的官吏。力田:劝农的官吏。(10)差:等级。(11)太子太傅:官名。辅导太子之官。

五凤三年(1),代丙吉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户。霸材长于治民,及为丞相,总纲纪号令,风采不及丙、魏、于定国(2),功名损于治郡。时京兆尹张敞舍鹖雀飞集丞相府(3),霸以为神雀,议欲以闻。敞奏霸曰:“窃见丞相请与中二千石博士杂问郡国上计长吏守丞(4),为民兴利除害成大化条其对,有耕者让畔,男女异路,道不拾遗,及举孝子弟(悌)弟贞妇者为一辈,先上殿(5),举而不知其人数者次之,不为条教者在后叩头谢(6)。丞相虽口不言,而心欲其为之也。氏吏守丞对时,臣敞舍有鹖雀飞止丞相府屋上,丞相以下见者数百人,边吏多知鹖雀者,问之,皆阴(佯)不知(7)。丞相图议上奏曰(8):‘臣问上计长吏守丞以兴化条(9),皇天报下神雀。’后知从臣敞舍来,乃止。郡国吏窃笑丞相仁厚有知(智)略(10),微信奇怪也(11)。昔汲黯为淮阳守(12),辞去之官,谓大行李息曰(13):‘御史大夫张汤怀诈阿意(14),以倾朝廷,公不早白(15),与俱受戮矣。’息畏汤,终不敢言。后汤诛败,上闻黯与息语,乃抵息罪而秩黯诸侯相,取其思竭忠也。臣敞非敢毁丞相也,诚恐群臣莫白,而长吏守丞畏丞相指,归舍法令(16),各为私教,务相增加,浇淳散朴(17),并行伪貌,有名亡(无)实,倾摇解(懈)怠,甚者为妖。假令京师先行让畔异路,道不拾遗,其实无益廉贪贞淫之行,而以伪先天下,固未可也;即诸侯先行之,伪声轶(逸)于京师(18),非细事也。汉家承敝通变,造起律令,所以劝善禁奸,条贯详备,不可复加。宜令贵臣明饬(敕)长吏守丞(19),归告二千石,举三老孝弟力田孝廉廉吏务得其人,郡事皆以义(仪)法令捡(检)式(20),毋得擅为条教;敢挟诈伪以奸名誉者(21),必先受戮,以正明好恶。”天子嘉纳敞言,召上计吏,使侍中临饬(敕)如敞指(旨)意(22)。霸甚惭。

(1)五凤三年:前55年。(2)丙、魏:丙吉魏相于定国:《汉书》卷七十一有其传。(3)张敞:本书卷七十六有其传。(4)上计:战国、秦、汉年终时郡国派遣属吏前往京师送计簿,报告辖区户口、钱、粮、盗贼、狱讼等事。长史:当作“长吏”。下同。(5)殿:指丞相处理政务之处。(6)谢:认错。(7)佯:假装。(8)图:谋也。(9)问:疑作“闻”。王先谦曰:官本“问”作“闻”。(10)郡国吏:指上计吏。(11)微:稍也。奇怪:异常的事物。(12)汲黯:本书卷五十有其传。(13)大行:官名。掌接待宾客。李息:附见《卫青霍去病传》。(14)张汤:见《张汤传》。(15)白:向皇帝报告。(16)舍:舍弃。(17)浇:浇薄。淳:淳厚。散:分散。朴:质朴。(18)逸:超过。(19)敕:命令,告诫。(20)以仪法令检式:谓以法令程式为准则。仪:取法。检:法度。(21)奸:求也。(22)侍中:加官。侍从皇帝,出入宫廷。

又乐陵侯史高以外属旧恩侍中贵重(1),霸荐高可太尉(2)。天子使尚书召问霸:“太尉官罢久矣,丞相兼之,所以偃武兴文也。如国家不虞,边境有事,左右之臣皆将帅(率)也。夫宣明教化,通达幽隐,使狱无冤刑,邑无盗贼,君之职也。将相之官,朕之任焉。侍中乐陵侯高帷幄近臣(3),朕之所自亲,君何越职而举之?”尚书令受丞相对(4),霸免冠谢罪,数日乃决(5),自是后不敢复有所请。然自汉兴,言治民吏,以霸为首。

(1)史高:史良娣">史良娣(戾太子刘据之夫人)兄史恭之长子。因揭发霍显等谋反有功,封乐陵侯。外属:外戚。旧恩:指史高祖母贞君及父史恭曾抚养宣帝(幼时)之恩情。(2)太尉:官名。掌全国军事。汉三公之一。(3)帷幄近臣:指左右亲近之臣。(4)尚书令:官名。掌管章奏文书。属少府。(5)乃决:谓乃得免罪。

为丞相五岁,甘露三年薨(1),谥曰定侯,霸死后,乐陵侯高竟为大司马(2)。霸子思侯赏嗣,为关都尉(3)。裹,子忠侯辅嗣(4),至卫尉九卿。薨,子忠嗣侯,迄王莽乃绝。子孙为吏二千石者五六人。

(1)甘露三年:前51年。(2)霸死后二句:此可明黄霸奏史高可太尉实适事宜,亦见宣帝必欲恩自己出,故霸死始用史高以证实“将相之官,朕之任焉”之语。(3)关都尉:官名。掌收关税,稽察过往旅客。(4)辅:名辅,字子元。哀帝元寿三年为卫尉。见《公卿表》。

始霸少为阳夏游徼(1)与善相人者共载出(2),见一妇人,相者言“此妇人当富贵,不然,相书不可用也。”霸推问之,乃其乡里巫家女也。霸即取(娶)为妻,与之终身(3)。为丞相后徙杜陵(4)。

(1)游徼(jiào):乡官。掌乡巡捕之事。(2)共载:同乘车。(3)霸即取为妻二句:此事详见《论衡》之《骨相篇》、《吉验篇》。(4)杜陵:陵名,县名。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

朱邑字仲卿,庐江舒人也(1)。少时为舒桐乡啬夫(2),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3),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迁补太守卒史,举贤良为大司农丞(4),迁北海太守(5),以治行第一入为大司农(6)。为人淳厚,笃于故旧,然性公正,不可交以私。天子器之,朝廷敬焉。

(1)庐江:郡名。治舒(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舒:县名。在今安徽庐江县西南。(2)桐乡:古乡名。今安徽桐城县。啬夫:乡啬夫掌管本地诉论和赋税之事。(3)爱利:此指爱民、利民。(4)大司农丞:官名。大司农的属吏。(5)北海:郡名。治营陵(在今山东昌东县东南)。(6)大司农:官名。掌租税钱谷盐秩及国家财政收入。(7)器:器重。

是时张敞为胶东相(1),与邑书曰:“明主游心太古(2),广延茂士(3),此诚忠臣竭思之时也。直(值)敞远守剧郡(4),驭于绳墨(5),匈(胸)臆约结(6),固亡(无)奇也。虽有,亦安所施(7)?足下以清明之德,掌周稷之业(8),犹饥者甘糟糠,穰岁余粱肉(9)。何则?有亡(无)之势异也。昔陈平虽贤(10),须魏情而后进(11);韩信虽奇。(12),赖萧公而后信(13)。故事各达其时之英俊,若必伊尹、吕望而后荐之(14),则此人不因足下而进矣。”邑感敞言,贡荐贤士大夫,多得其助者。身为列卿,居处俭节,禄赐以供九族乡党(15),家亡(无)余财。

(1)胶东:诸侯王国名。治即墨(在今山东即墨西北)。(2)游心:注意,留心。太古:远古时代。(3)延:聘请。茂士:有寸德之人。(4)剧郡:政务繁重的郡国。(5)驭于绳墨:谓受法令所约束。绳墨:指法度。(6)胸臆约结:谓思想拘束。(7)施:谓施展才能。(8)周稷:周之始祖后稷。喻指大司农主百谷。(9)穰(ráng)岁:丰年。(10)陈平:本书卷四十有其传。(11)魏清:即魏无知。(12)韩信:本书卷三十四有其传。(13)萧公:萧何,本书卷三十九有其传。信:通“伸”,谓得伸其材用。(14)伊尹:商初大臣,辅佐商汤。吕望:姓姜,吕氏,名望,俗称姜太公。周代齐国始祖。(15)九族:指本身及上之父、祖、曾祖、高祖,下之子、孙、曾孙、玄孙。乡党:乡里。

神爵元年卒(1)。天子闵(悯)惜,下诏称扬曰:“大司农邑、廉洁守节,退食自公(2),亡(无)强外之交,束脩之馈(3),可谓淑人君子(4)。遭离凶灾,朕甚闵(悯)之。其赐邑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祭祀。”

(1)神爵元年:前61年。(2)退:减也。食:指俸禄。自:用也。退食自公:意谓克已奉公。(3)束脩(xiū):十条干肉。古指礼物。(4)淑人:善良的人。君子:指品德优秀的人。

初邑病且死,属(嘱)其子曰:“我故为桐乡吏,其民爱我,必葬我桐乡,后世子孙奉尝我(1),不如桐乡民。”及死,其子葬之桐乡西郭外(2),民果(然)共为邑起冢立祠,岁时祠祭,至今不绝。

(1)奉:供奉。尝,指秋祭。(2)郭:外城。

龚遂字少卿,山阳南平阳人也(1)。以明经为官,至昌邑郎中令(2),事王贺。贺动作多不正,遂为人忠厚,刚毅有大节,内谏争于王,外责博相(3),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无已(4)。面刺王过(5),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及国中皆畏惮焉。王尝久与陷奴宰人游戏饮食(6),赏赐无度,遂入见王,涕泣膝行,左右侍御皆出涕。王曰:“郎中令何为哭?”遂曰:“臣痛社稷危也!愿赐清闲竭愚(7)。”王辟(避)左右,遂曰:“大王知胶西王所以为无道亡乎(8)?”王曰:“不知也。”曰:“臣闻胶西王有谀臣侯得,王所为儗(拟)于维纣也,得以为舜也。王说(悦)其谄谀,尝与寝处(9),唯得所言,以至于是(10)。今大王亲近群小,渐渍邪恶所习(11),存亡之机,不可不慎也。臣请选郎通经术有行义者与王起居(12),坐则诵《诗》《书》,立则习礼容,宜有益。”王许之。遂乃选郎中张安等十人侍王(13)。居数日,王皆逐去安等。久之,宫中数有妖怪,王以问遂,遂以为有大忧,宫室将空,语在《昌邑王传》(14)。会昭帝崩,亡(无)子,昌邑王贺嗣立,官属皆征入。王相安乐迁长乐卫尉(15)。遂见安乐,流涕谓曰:“王立为天子,日益骄溢,谏之不复听,今哀痛未尽(16),日与近臣饮食作乐,斗虎豹,召皮轩(17),车九流(18),驱驰东西,所为悖道(19)。古制宽,大臣有隐退,今去不得,阳(佯)狂恐知,身死为世戮,奈何?君,陛下故相,宜极谏争。”王即位二十七日,卒以yín乱废。昌邑群臣坐陷王于恶不道,皆诛,死者二百余人,唯遂与中尉王阳以数谏争得减死,髠为城旦(20)。

(1)山阳:郡名。治昌邑(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南平阳:县名。今山东邹县。(2)昌邑:王国名。昌邑郎中令:昌邑王国的郎中令,掌王国宫殿掖门户。(3)傅相:指昌邑王的大博与相。(4)蹇蹇(Jiǎnjiǎn):正言直谏貌。(5)面刺:当面批评。(6)驺(zoū)奴:驾车马的奴仆。宰人:炊事人员。(7)赐清闲:意谓给予个别谈活的机会。竭愚:谓倾诉已见。(8)胶西王:指胶西王刘印,刘卬参与吴楚七国之乱,被诛。(9)寝处:睡在一起。(10)唯得所言二句:谓只听侯得的邪言,故至于亡。(11)渍(zī):染也。(12)郎:指侍从帝王的郎官。(13)郎中:官名。掌车、骑、门户。侍从左右。(14)《昌邑王传》:即本书卷六十三《武五子传》。(15)长乐卫尉:官名。掌长乐宫(汉太后所居)护卫。(16)哀痛未尽:言服丧期尚未完。(17)皮轩:虎皮车。汉皇帝所乘力皮轩。(18)九流:即九旒(liú)。旗名。古谓天子之旗。(19)悖道:谓不合封建礼法。(20)髠(kūn):剃去头发之刑罚。城旦:秦汉刑名。罚筑城,刑期四年。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岁饥(1),盗贼并起,二千石不能禽(擒)制。上选能治者,丞相御史举遂可用(2),上以为渤海太守。时遂年七十余,召见,形貌短小,宣帝望见,不副所闻,心内轻焉,谓遂曰:“渤海废乱,朕甚忧之。君欲何以息其盗贼,以称朕意?”遂对曰:“海濒遐远,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饥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盗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3)。今欲使臣胜之邪(4),将安之也(5)?”上闻遂对,甚说(悦),答曰:“选用贤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闻治乱民犹治乱绳,不可急也:唯缓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6)。”上许焉,加赐黄金,赠遣乘传(7)。至渤海界,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遂皆遣还,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持锄鉤田器者皆为良民(3),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遂单车独行至府,郡宁翕然(9),盗贼亦皆罢。渤海又多劫略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鉤锄。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遂乃开仓廪假贫民(10),选用良吏,尉(慰)安牧养焉。

(1)渤海:郡名。治浮阳(在今河北沧州市东南)。(2)御史:指御史大夫。(3)赤子:初生婴儿,比喻纯朴的人。兵:武器。潢(huáng)池:可能是水上演兵之处。(4)胜之:谓以武力镇压之。(5)安之:谓安抚之。(6)便宜从事:谓按客观情况灵活处理。(7)乘传:所乘的驿车。(8)鉤(gōu):镰刀。(9)翕(xì):安定貌。(10)假:给与。

遂见齐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俭约,劝民务农桑,令口种一树榆、百本薤、五十本葱、一畦韭(1),家二母彘、五鸡(2)。民有带持刀剑者,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曰:“何为带牛佩犊!”春夏不得不趋田亩(3),秋冬课收敛(4),益蓄果实菱芡(5)。劳来循行(6),郡中皆有畜(蓄)积,吏民皆富实。狱讼止息。

(1)口:指每口人。一树榆:一棵榆树。汉人喜种榆(陈直说)。薤(xiè):植物名。鳞茎圆锥形,可作蔬菜吃,也可人药。(2)家:指每一家。彘(zhì):猪。(3)趋:向也。(4)课:核算。收敛:收成。(5)菱:菱角。芡(qiàn):植物名。一名“鸡头”。种子称“芡实”,可食,也可入药。(6)劳来:劝勉。循行:巡视各地。

数年,上遣使者征遂,议曹王生愿从(1)。功曹以为上生素音(嗜)酒(2),亡(无)节度,不可使。遂不忍逆(3),从至京师。王生日饮酒,不视太守(4)。会遂引入宫,王生醉,从后呼,曰:“明府且止(5),愿有所白(6)。”遂还问其故(7),王生曰:“天子即问君何以治渤海,君不可有所陈对,宜曰‘皆圣主之德,非小臣之力也’。”遂受其言。既至前,上果问以治状,遂对如王生言。天子说(悦)其有让(8),笑曰:“君安得长者之言而称之(9)?”遂因前曰:“臣非知此,乃臣议曹教戒臣也。”上以遂年老不任公卿,拜为水衡都尉(10),议曹王生为水衡丞(11),以褒显遂云(12)。水衡典上林禁苑,共(供)张(帐)宫馆(13),为宗庙取牲,官职亲近,上甚重之,以官寿卒(14)。

(1)议曹:郡守属吏。参议人员。(2)功曹:郡守属吏。行政人员。(3)逆:违背。(4)不视:谓不见面。(5)明府:汉代对郡守的尊称。(6)白:禀告。(7)还:回也。(8)让:谦让。(9)长者:忠诚老实的人。(10)水衡都尉:官名。掌上林苑,兼皇室财物及铸钱。(11)水衡丞:水衡都尉的属官。(12)褒显:表扬。(13)供张(帐):陈设帷帐等设备。(14)以官寿卒:谓在官任上以寿终。龚遂七十余岁为渤海太守,过数年为水衡都尉,又数年(前66—前62)卒,终年大约八十余岁。

召信臣字翁卿(1),九江寿春人也(2)。以明经甲科为郎(3),出补谷阳长(4)。举高第(5),迁上蔡长(6)。其治视民如子,所居见称述。超为零陵太守,病归(7)。复征为谏大夫(8),迁南阳太守(9),其治如上蔡。

(1)召(shào)信臣:姓召,名信臣,字翁卿。南阳吏民称其“召父”。(2)九江:郡名。治寿春。寿春:县名。今安徽寿县。(3)明经申科:汉代以明经射策取士,有甲、乙、丙三种,甲科为其中之一种。郎:官名。侍从帝王。(4)谷阳:县名。在今安徽固镇西北。(5)高第:谓官吏考绩列为优等。(6)上蔡:县名。今河南上蔡县。(7)超:谓越级提升。零陵:郡名。治泉陵(今湖南零陵)。谏大夫:官名。掌议论。属郎中令。(9)南阳:郡名。今河南南阳市。

信臣为人勤力有方略,好为民兴利,务在富之。躬劝耕农,出入阡陌(1),止舍离乡亭(2),稀有安居时。行视郡中水泉,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凡数十处(3),以广溉灌,岁岁增加,多至三万项。民得其利,畜(蓄)积有余。信臣为民作均水约束(4),刻石立于田畔,以防公争。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府县吏家子弟好游敖(5),不以田作为事,辄斥罢之,甚者案其不法,以视(示)好恶。其化大行,郡中莫不耕稼力田,百姓归之,户口增倍,盗贼狱讼衰。吏民亲爱信臣,号之曰召父。荆州刺史奏信臣为百姓兴利(6),郡以殷富,赐黄金四十斤。迁河南太守,治行常为第一,复数增秩赐金。

(1)阡陌(qiānmò):田间小路。南北曰阡,东西曰陌。(2)止舍离乡亭:谓住宿在野外,而不在乡亭。(3)提阏(è):可以升降的闸板。有说即堤堰(钱大听说)。(4)均水约束:均分用水的公约。(5)游敖:游逛。(6)荆州:汉十三刺史之一。地当今湖北、湖南两省及豫南、黔东、粤北、桂北等部分地区。

竟宁中(1),征为少府(2),列于九卿,奏请上林诸离远宫馆稀幸御者(3),勿复缮治共张(供帐),又奏省乐府黄门倡优诸戏(4),及宫馆兵弩什器减过太半(5)。太官园种冬生葱韭菜茹(6),覆以屋庑(7),昼夜燃蕴(煴)火(8),待温气乃生,信臣以为此皆不时之物,有伤于人,不宜以奉供养,及它非法食物,悉奏罢,省费岁数千万。信臣年老以官卒。

(1)竟宁:汉元帝年号,仅一年(前33)。(2)少府:官名。掌山海池泽收入及皇室手工业制造,为皇帝的私府。(3)稀幸御:谓皇帝很少驾临。(4)乐府:古代音乐官署。黄门:官署名。汉设黄门官,给事于黄门之内。倡优:指古代乐舞艺人。(5)兵:兵器。弩:装有机关的弓。竹器:日常用品。太半:大半。(6)太官:官名。掌饮食。属少府。菜茹:指蔬菜。(7)屋庑(wǔ):此指种菜的暖房。(8)煴(yun)火:没有光焰的火。

元始四年(1),诏书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2),蜀郡以文翁,九江以召父应诏书。岁时郡二千石率官属行礼,奉祠信臣家,而南阳亦为立祠。

(1)元始四年:公元四年。(2)百辟:百官。

单字解释:

上一篇: 儒林传第五十八 下一篇: 酷吏传第六十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