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冠礼第一

士冠礼第一

【题解】

古代贵族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并命字,表示已经成年,必须行成人之礼,明确君臣、父子等的社会责任。本篇详细记述了行冠礼的过程、陈设、仪式及行礼时所致辞。篇末的《记》,简要说明了三代(夏、商、周)冠礼的沿革、异同,论述了行冠礼的伦理道德意义以及所适用的范围。《士冠礼》不仅适用于“士”,而且也适用于包括天子、诸侯在内的一切贵族。本篇后《记》说:“古者五十而后爵,何大夫冠礼之有?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天子之元子犹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一方面,行冠礼标志着一个贵族成员明确其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而步入社会的开始;另一方面,它又表现了父子相继的宗法伦理精神(《士冠礼·记》:“適子冠于阼,以著代也。”)。因此,古来儒家很重视冠礼,认为冠昏丧祭乡射朝聘诸礼,皆始于冠礼。《礼记·冠义》说:“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是故古者重冠。”在汉代,《仪礼》诸本次序虽不同,但都以《士冠礼》为首篇,就表现了这种观念。

士冠礼:筮于庙门(1)。主人玄冠(2),朝服(3),缁带(4),素■(5),即位于门东(6),西面(7)。有司如主人服(8),即位于西方,东面,北上(9)。筮与席(10),所卦者(11),具馔于西塾(12)。布席于门中,闑西、阈外(13),西面。筮人执策(14),抽上韇,兼执之(15),进受命于主人(16)。宰自右少退赞命(17)。筮人许诺,右还(18),即席坐(19),西面。卦者在左(20)。卒筮,书卦(21),执以示主人。主人受视,反之(22)。

筮人还,东面,旅占卒,进告吉(23)。若不吉,则筮远日(24),如初仪。彻筮席,宗人告事毕(25)。

主人戒宾(26),宾礼辞(27),许。主人再拜,宾答拜。主人退,宾拜送(28)。前期三日(29),筮宾(30),如求日之仪。乃宿宾(31)。宾如主人服,出门左(32),西面再拜,主人东面答拜。乃宿宾,宾许。主人再拜,宾答拜。主人退,宾拜送。宿赞冠者一人(33),亦如之。

厥明夕,为期于庙门之外(34)。主人立于门东,兄弟在其南,少退(35),西面,北上。有司皆如宿服(36),立于西方,东面,北上。摈者请期(37)。宰告曰:“质明行事(38)”。告兄弟及有司。告事毕。摈者告期于宾之家。

夙兴(39),设洗直于东荣(40),南北以堂深(41),水在洗东。陈服于房中西墉下(42),东领北上(43)。爵弁服:纁裳、纯衣、缁带、韎■(44)。皮弁服:素积、缁带、素■(45)。玄端:玄裳、黄裳、杂裳可也,缁带、爵■(46)。缁布冠缺项、青组缨属于缺、缁纚广终幅长六尺(47)、皮弁笄、爵弁笄、缁组纮纁边(48),同箧(49)。栉实于箪(50),蒲筵二,在南(51)。侧尊一■醴(52),在服北(53)。有篚实勺觯角柶(54),脯醢(55),南上。爵弁、皮弁、缁布冠各一匴(56),执以待于西坫南(57),南面东上,宾升则东面。

主人玄端、爵■,立于阼阶下(58),直东序西面(59)。兄弟毕袗玄(60),立于洗东,西面北上。摈者玄端,负东塾(61)。将冠者采衣、紒(62),在房中(63),南面。宾如主人服,赞者玄端从之,立于外门之外(64)。

摈者告(65)。主人迎出门左(66),西面再拜,宾答拜。主人揖赞者。

与宾揖先入。每曲揖(67)。至于庙门,揖入。三揖至于阶(68)。三让(69),主人升立于序端(70),西面。宾西序,东面。赞者盥于洗西,升立于房中,西面,南上。

主人之赞者筵于东序(71),少北,西面。将冠者出房,南面,赞者奠纚、笄、栉于筵南端(72)。宾揖将冠者。将冠者即筵坐。赞者坐,栉,设纚(73)。宾降(74),主人降。宾辞(75),主人对。宾盥卒(76),壹揖,壹让,升。主人升,复初位。宾筵前坐,正纚(77)。兴,降西阶一等(78),执冠者升一等,东面授宾。宾右手执项,左手执前,进容(79)。乃祝(80),坐如初。乃冠,兴,复位。赞者卒(81)。冠者兴,宾揖之,适房,服玄端爵■,出房,南面。宾揖之,即筵坐,栉,设笄(82),宾盥正纚如初。降二等,受皮弁,右执项,左执前,进祝。加之如初。复位。赞者卒纮(83)。兴,宾揖之,适房。服素积、素■,容,出房,南面。宾降三等,受爵弁加之。服纁裳、韎■。其他如加皮弁之仪。

彻皮弁、冠、栉、筵(84)。入于房。筵于户西(85),南面。赞者洗于房中,侧酌醴(86),加柶,覆之,面叶(87)。宾揖,冠者就筵,筵西,南面。宾受醴于户东,加柶,面枋(88),筵前北面。冠者筵西拜受觯,宾东面答拜。荐脯醢(89)。冠者即筵坐,左执觯,右祭脯醢(90)。以柶祭醴三(91),兴。筵末坐,啐醴(92)。建柶(93),兴。降筵,坐奠觯(94),拜。执觯兴。宾答拜。

冠者奠觯于荐东(95),降筵,北面坐取脯。降自西阶,适东壁(96),北面见于母。母拜受(97),子拜送,母又拜。

宾降(98),直西序,东面。主人降,复初位。冠者立于西阶东,南面。宾字之(99),冠者对(100)。

宾出(101),主人送于庙门外。请醴宾,宾礼辞,许。宾就次(102),冠者见于兄弟,兄弟再拜,冠者答拜。见赞者,西面拜,亦如之。入见姑姊(103),如见母。

乃易服(104),服玄冠、玄端、爵■。奠挚见于君,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105)。

乃醴宾以壹献之礼(106)。主人酬宾(107),束帛俪皮(108)。赞者皆与(109),赞冠者为介(110)。宾出,主人送于外门外。再拜。归宾俎(111)。若不醴(112),则醮用酒(113)。尊于房户之间(114),两■,有禁(115),玄酒在西(116)。加勺南枋(117)。洗有篚,在西(118)。南顺(119)。始加,醮用脯醢。宾降取爵于篚(120)。辞降如初。卒洗,升酌。冠者拜受,宾答拜如初。冠者升筵坐,左执爵,右祭脯醢,祭酒。兴,筵末坐啐酒。降筵拜,宾答拜。冠者奠爵于荐东,立于筵西。彻荐爵,筵尊不彻(121)。加皮弁,如初仪。再醮,摄酒(122)。其他皆如初。加爵弁,如初仪。三醮,有干肉折俎(123),哜之(124),其他如初。北面取脯见于母。若杀(125),则特豚(126),载合升(127)。离肺实于鼎(128),设扃鼎(129)。始醮,如初。再醮,两豆、葵菹、蠃醢、两笾、栗脯(130)。三醮,摄酒如再醮,加俎,哜之,皆如初,哜肺,卒醮,取笾脯以降,如初。

若孤子,则父兄戒宿(131)。冠之日,主人紒而迎宾(132)。拜、揖、让,立于序端,皆如冠主(133),礼于阼。凡拜,北面于阼阶上。宾亦北面于西阶上答拜。若杀,则举鼎陈于门外(134),直东塾(135),北面。

若庶子(136),则冠于房外,南面,遂醮焉。冠者母不在(137),则使人受脯于西阶下。

戒宾曰(138):“某有子某,将加布于其首(139)。愿吾子之教之也(140)。”宾对曰:“某不敏(141),恐不能共事,以病吾子(142),敢辞。”主人曰:“某犹愿吾子之终教之也。”宾对曰:“吾子重有命,某敢不从!”宿曰:“某将加布于某之首,吾子将莅之(143),敢宿。”宾对曰,“某敢不夙兴!”始加,祝曰:“令月吉日(144),始加元服(145)。弃尔幼志(146),顺尔成德,寿考惟祺(147),介尔景福(148)。”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149),敬尔威仪,淑慎尔德(150),眉寿万年(151),永受胡福(152)。”三加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153)。兄弟具在,以成厥德(154)。黄耇无疆(155),受天之庆。”醴辞曰:“甘醴惟厚,嘉荐令芳(156)。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157),寿考不忘。”醮辞曰:“旨酒既清(158),嘉荐亶时(159),始加元服。

兄弟具来,孝友时格(160),永乃保之。”再醮曰:“旨酒既湑(161),嘉荐伊脯(162)。乃申尔服,礼仪有序。祭此嘉爵,承天之祜(163)。”

三醮曰:“旨酒令芳,笾豆有楚(164),咸加尔服,肴升折俎,承天之庆,受福无疆。”字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165)。爰字孔嘉(166),髦士攸宜(167)。宜之于假(168),永受保之。曰伯某甫、仲、叔、季(169),唯其所当。”

屦,夏用葛(170),玄端黑屦,青絇繶纯(171),纯博寸(172)。素积白屦,以魁柎之(173);缁絇繶纯,纯博寸。爵弁纁屦,黑絇繶纯。纯博寸。冬,皮屦可也。不屦繐屦。(174)。

[记]冠义(175)。始冠,缁布之冠也。大古冠布(176),齐则缁之(177)。

其緌也,孔子曰:“吾未之闻也(178)。”冠而敝之可也(179)。適子冠于阼,以著代也(180)。醮于客位,加有成也(181)。三加弥尊(182),谕其志也(183)。冠而字之,敬其名也(184)。委貌(185),周道也;章甫(186),殷道也;毋追(187),夏后氏之道也。周弁、殷冔、夏收(188),三王共皮弁、素积(189)。无大夫冠礼,而有其昏礼。古者五十而后爵(190),何大夫冠礼之有?公侯之冠礼也,夏之末造也(191)。天子之元子犹士也(192),天下无生而贵者也。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193)。以官爵人,德之杀也(194)。死而谥,今也。古者生无爵,死无谥。

【注释】

(1)从“士冠礼”至“宗人告事毕”,述占筮冠礼日期的仪式。筮:用蓍草占卦,通过《易经》来判断吉凶。这里指占筮行加冠礼的日期。庙:祢庙,即父庙。

(2)主人:指冠者的父兄。玄冠:朝服冠名,用黑色丝织品制成。

(3)朝服:君臣朝会时穿的礼服,以十五升布(1200缕线织成的布)制成,工极细。古代称上衣为衣,下衣为裳。衣与冠同色,故此朝服之衣亦应为黑色。下文行加冠礼时主人服玄端,而不服朝服。玄端与朝服,衣同裳异。朝会,早朝见,服朝服;晚朝见,服玄端。是朝服尊于玄端。

(4)缁带:黑色丝织品制成的大带。

(5)素■(b@):白色皮革制成的蔽膝。素,白色;■,蔽膝,皮制。裳与■同色,故朝服之裳亦白色。

(6)即:就。门东:庙门外东方。

(7)西面:面朝西。

(8)有司:主人之胥徒中有专职的人。下文“筮者”、“卦者”、“宰”、“宗人”之属皆统称有司。如主人服:与主人穿同样的礼服。

(9)北上:以北为上首。

(10)筮:筮卦所用的蓍草,筮用五十根蓍草。席:古人席地而坐,以席铺地。此席指下文布席所用的席。士用蒲席。

(11)所卦者:用来画地计爻和书卦的工具。记爻用木,书卦用版。筮时,三变成一爻,用木画地记之。每卦六爻,十八变成一卦,记于版上。

(12)具馔:陈设卜具。西塾:门侧有堂,称为塾,门东西两侧内外各两堂。此处西塾指门外西堂。

(13)布席:铺席于地,此为供筮卦用的筮席。席亦称筵。闑(ni8):门中央所树木条。阈:门槛。闑西阈外:门外中央偏西的地方。

(14)筮人:有司中掌卜筮者。策:占筮时用的蓍。

(15)韇(d*):蓍草筒。上韇:韇的上部,即韇盖。下韇盛蓍草。兼:并。兼执之:一手执上韇,一手执下韇。

(16)进:前,由西方前行近于主人之位。受命:领受筮命。

(17)宰:有司中主政教者。自右:由主人的右边。少退:比主人稍退后一些。赞:佐助。赞命:佐主人告知要占筮的内容。

(18)右还:向右北行回至筮席。

(19)即席:就席。

(20)卦者:有司中负责画地记爻者。

(21)卒筮:六爻皆筮毕。卒:已、毕。书卦:筮人把筮得的卦记在版上。(22)主人受祝,反之:主人看所筮得之卦后,还给筮人。反,返、还。

(23)旅:众。占:此处指以《易经》卦爻辞预测吉凶。旅占卒:筮人与其属下预测吉凶完毕。进告吉:进前告诉主人筮得吉卦。

(24)远日:以后的日期。筮远日:如一月中上旬筮占不吉,乃更筮中旬,若中旬不吉,则更筮下旬。

(25)宗人:《周礼·春官》谓都宗人,掌都宗祀之礼;家宗人,掌家祭祀之礼,皆由王朝设置。诸侯,大夫、士也有宗人,主持礼事,由家臣担当。即有司中主礼者。告事毕:告知主人筮日之事结束。

(26)从“主人戒宾”至“亦如之”,述戒宾、筮宾、宿宾之仪。戒:告。宾:这里指主人的僚友。戒宾:告请僚友使来观礼。

(27)礼辞:一辞而许。二辞而许叫作固辞,三辞不许叫做终辞。戒宾时的应对之辞,见下文。

(28)再拜:拜两次。戒宾为主人亲至宾家大门外戒之,故此处言主人退,宾拜送。(29)前期三日:加冠之期前三日。期指冠期。

(30)筮宾:前言戒宾,是广泛通知僚友。此言筮宾,是在诸僚友中专筮一人为行冠礼时主持加冠的正宾。

(31)宿:进,豫召之使来。宿宾:上所戒之宾为众僚友,此所宿之宾指主加冠之正宾,即上所筮之宾。众僚友可来可不来,故戒而不必宿。加冠之正宾必来,故既戒又复宿之。

(32)门左:门东边。凡礼,门东为主人之位。主人亲至宾家宿宾,此时宾为主,主人为客,故宾在门东边迎接主人。

(33)赞:佐助。赞冠者:佐正宾行加冠礼者,其地位稍低于宾。此赞冠者亦在前所戒众宾之列。

(34)从“厥明夕”至“告期于宾之家”,述约定行冠礼时辰的仪式。厥:其。厥明夕,宾宿的第二天,即行冠礼前一日傍晚。为期:约定时间。

(35)兄弟:主人的亲戚。包括内外姻亲。

(36)宿服:朝服。

(37)摈者:有司中佐主人行礼者,在主人称摈,在客人称介。请期:请主人告加冠的时辰。(38)质明:质:正,正明。行事:行加冠之事。

(39)从“夙兴”至“宾升则东面”,述加冠日的陈设。夙:早。夙兴:早起。

(40)洗:■洗用的接水器,形似浅盆。直:当,正对着。荣:屋翼。东荣:屋东前翼。

(41)堂:正堂,即室和房壁之前,东西序之间的地方。南北以堂深:洗在与东荣垂直的南方,与堂之间的距离和堂的深度(南北跨度)相等。

(42)房:屋有室有房,在堂与东西夹室之北,室在西,房在东。或谓有东西两房,室在中。墉:墙。西墉:房的西墙,即房与室相隔的墙。

(43)东领:衣领朝东。

(44)爵弁:冠名,其尊仅次于冕,赤色微黑,其状如爵头,用三十升(2400缕)葛布做成。爵弁服:士为君助祭时穿的礼服,行冠礼时为第三加所穿之服。服陈于房中,冠在堂下(见下文)。此处言爵弁服,是以冠名服,不是说冠也陈于房中。下“皮弁服”例此。纁裳:浅绛色的下衣(裙)。纯衣:丝衣。唯冕与爵弁服衣用丝,其他皆用布制成。衣与带同色。韎(m8i)■(g6):祭服上的蔽膝,用茅蒐(茜草)染成赤黄色。

(45)皮弁:冠名,用白鹿皮制成。皮弁服:视朔时君臣同穿的礼服,此为第二加之服,卑于爵弁服。衣与冠同色,故不言衣。素积:白裳。积:辟积,即衣服褶子,此指下衣腰部的褶子。

(46)玄端:端:正。玄端即玄衣,言端,取其正义。此为晚朝时穿的礼服,乃始加之服。玄端服上衣与朝服同,唯裳异,故说:“玄裳、黄裳、杂裳可也。”上士用玄裳,中士服黄裳,下士服杂裳。此处玄端之所以不以冠名服,是因为始加戴缁布冠。杂裳:其色前玄后黄。爵■:用赤黑色的皮革制成的蔽膝。爵通雀,亦黑色。

(47)缁布冠:冠名,用黑色布制成,无缨饰,为初加之冠。此冠只初加冠时用一次,平时不用。庶人则常戴。缺项:缺同頍(kuǐ)。頍:一种发饰。缁布冠无笄,故用頍围绕发际结于项中,上缀于冠武(冠上的结带),用以固定冠,称作頍项。组:丝织的带子。缨:系在颔下的帽带。属:著,连结。青组缨属于缺:即用青色丝带两条,连结在缺项的两旁,用作冠缨。纚(xǐ):束发巾。广终幅:尽整幅布宽。古代布每幅宽二尺二寸。以上缺项、青组缨、缁纚,并为加缁布冠所用之物。

(48)笄:籫。纮:冠冕上的纽带,从颔下上结开笄的两端。纁边:组用赤色镶边。以上笄与缁组纮,为加皮弁、爵弁所用之物。

(49)箧:一种狭而长的箱子。同箧:指上缺项、青组缨、缁纚、皮弁笄、爵弁笄、纮等物,同装于一箧中。

(50)栉:梳子。箪:盛饭或衣物的竹器,方的叫笥,圆的叫箪。栉实于箪:用箪盛栉。

(51)蒲筵:蒲苇席。在南:在服、箧、箪之南。

(52)侧:独,无偶。尊:此处作动词用,设置酒。■(wǔ):一种瓦制的盛酒器。醴:甜酒,有糟。

(53)在服北:在所陈衣服的北边。

(54)篚:盛物的竹器,长方形。圆曰篚。勺:舀酒器,青铜制。觯:一种饮酒器,形似尊而小,青铜制。角柶:古代礼器,如匙,用来舀取食物,用角制成。有篚实勺觯角柶:勺、觯、■都盛在篚中。

(55)脯醢(h3i):脯:干肉,盛于笾;醢:肉酱,盛于豆。

(56)匴(su3n):竹器,冠箱。各一匴:三种冠各盛于一只匴中。

(57)西坫(di4n):坫:土台,在堂角,堂东、西各一坫。西坫南:在堂下对着西站的南边。执以待以西坫南:有司三人各执一匴在西坫南边等候。

(58)从“主人玄端”至“立于外门外”,述主宾各就内外位之仪。阼阶:堂前东阶。阼犹酢,为主人答酬宾客之位。西阶则为宾位。

(59)东序:正堂东西两面墙称东西序。两序外是东西夹、廂。

(60)毕袗(h5n)玄:毕:尽;袗玄:玄衣玄裳,上下同色。即同穿玄衣玄裳、缁带■。

(61)负:相背而立。东塾:此指庙门内东堂。负东塾:即背向东塾站立。(62)将冠者:指加冠的对象。此时尚未加冠,称“将冠者”,始加之后,称冠者。采衣:未冠时的童子服,缁布衣,其衣服之缘饰、大带及束发纚,皆用朱锦。紒(j@):束发为髻。

(63)房中:室东房内。

(64)外门:大门。士二门,即大门和寝门。冠礼行于庙,相对于庙门而言,大门为外门。

(65)从“摈者告”至“西面南上”,述迎宾之仪。告:出请事于宾,入告主人。

(66)门左:大门东侧,出以东为左。

(67)每曲揖:曲,折,转弯。周制,左庙右寝,庙在寝东。故进大门必向东转以至庙。进外门转弯东行,到正对庙门时转弯北行入庙门。每转一个弯都相对而揖,叫做每曲揖。

(68)三揖至于阶:阶:庙堂前东西二阶。进庙后主人与摈东行,宾与赞者西行,相对一揖;主人东行至垂直于东阶堂途的位置时,北转弯,宾西行至垂直于西阶的堂途时亦北转弯,此时又一揖;门至堂间的庭中有碑,临碑又一揖。故说三揖至于阶。

(69)三让:让:主人让宾先登阶。三让然后登阶上堂。

(70)序端:序南头。主人立于东序端。

(71)从“主人之赞者”至“如加皮弁之仪”,述三次加冠之仪。筵:布设筵席,此处作动词用。

(72)奠:停、置于地。

(73)坐:席地而坐,两膝跪地,双脚向后,臀部坐于脚跟上。栉:梳理头发。设纚:梳理迄,以纚束发。

(74)宾降,宾降,由西阶下堂。

(75)宾辞:主人亦随同宾由阼阶下堂,宾辞谢之,大意是说主人无事不必降。

(76)盥卒:盥洗完毕。

(77)正纚:正:使端正。前赞者已设纚,宾是主持冠礼的人,这里的正纚,是表示亲其事的意思。

(78)一等:一级台阶。

(79)项:冠后侧叫作项。进容:讲趋行时的容止。容:仪容端正,舒扬。郑玄注云:“进容者,行翔而前,鸧焉。”形容行走时张开两臂,神貌舒扬。

(80)祝:有祝辞,见下文。

(81)赞者卒:卒:终。指完成加缁布冠所需的设缺项、结缨等事。

(82)栉:二加皮弁之前,除去缁布冠,需重新梳理头发。设笄:笄有二,此指束发髻所用的笄,非指用以固冠的笄。固冠之等,在加冠时由正宾自设。

(83)卒纮:把纮系结于笄的左右两端。

(84)从“彻皮弁”至“宾答拜”,述宾醴冠者之仪。

(85)筵于户西:布席于户西。户西:寝庙以室为主,故此户西指室门的西边。

(86)侧酌:自酌。侧:特,无偶。

(87)加柶,覆之:用觯盛醴,把柶口朝下放于觯上。柶不用时口朝下放,用时则口朝上。面叶:面:朝前;叶:柶头。面叶,即柶头朝前,柶柄在后。

(88)面枋(b@ng):柄朝前。枋即柄。此处面枋,是为了冠者接枋祭醴方便。

(89)荐:进,献。荐脯醢:赞冠者将脯醢进置于筵前。

(90)右祭脯醢:用右手祭脯醢。祭脯醢:谓食前祭创造此食物者,凡祭食,皆表现此不忘其初之意义。

(91)以柶祭醴三:用柶舀醴而祭之,凡三次。

(92)啐(cu@):尝。啐醴:只尝但不尽饮。

(93)建柶:建柶。即把柶插于觯中。

(94)奠觯:放觯于地上。

(95)从“冠者奠觯”至“母又拜”,述冠者见母之仪。荐东,脯醢的东边。荐即献脯醢。

(96)适:往。东壁:屋dōng宫墙,东壁有小门叫闱门,母在闱门外。妇人入庙须从闱门入。

(97)拜受:拜而接脯。男女间行礼,妇人拜两次,男子拜一次,称作侠拜。子已成人,故母对子亦侠拜。

(98)自“宾降”至“冠者对”,述宾为冠者命字之仪。

(99)字之:命字。字在此为动词。男子二十而冠,根据原名之涵义取一别名叫作字,或叫表字。

(100)对:应。

(101)从“宾出”至“如见母”,述冠者见兄弟、赞者及姑姊之仪。

(102)次:门外更衣处,用布或竹席搭成。

(103)入见姑姊:姑姊在寝不在庙。入见即出庙门入寝门见之。

(104)从“乃易服”至“乡先生”,述冠者见君等礼仪。易:更、换。

(105)奠挚:奠:献、停、置。古时卑者见尊者,礼物不亲授,奠于地。挚:初见的礼物。士挚用雉。乡大夫:周代官名,掌一乡之政教。或谓乡大夫乃“卿大夫”之误。乡先生:年老致仕归乡的卿大夫。

(106)从“乃醴宾”至“归宾俎”,述醴宾、送宾之仪。醴宾:礼宾。壹献之礼;主人酌酒敬宾叫作献。壹献,敬酒一次,无亚(二次)献。

(107)酬宾:主人献宾毕,宾回敬主人,叫作酢,主人复答敬宾,叫作酬。一献、一酢、一酬,礼成。

(108)束帛俪皮:束帛:帛五匹为束,每束从两端卷起,共十端。俪皮:两张鹿皮;俪,两;皮,鹿皮。饮宾又赠财物,是为表达主人对宾的厚意。

(109)赞者皆与:此处赞者,指众宾;与:参与。众宾亦一同饮酒。

(110)赞冠者为介:赞冠者即上赞宾行加冠礼者。为介:指为正宾介,非指众宾。

(111)归宾俎:俎:设筵或祭时盛牲器。归宾俎,即使人将牲送至宾之家。

(112)从“若不醴”至“取笾脯以降如初”,述冠于醮法。

(113)醮用酒:加冠之礼有醮、醴两种仪式。饮酒无酬酢叫作醮。醮法与醴法仪节稍有不同。

(114)房户之间:房之西,室门之东。

(115)禁:承酒尊的器具。名为禁,取禁戒,饮酒有所节制之义。

(116)玄酒:即水。按后人解释,太古无酒,以水当酒。水色黑,故称玄酒。玄酒不用而设立,乃不忘古始之义。

(117)南枋:柄向南。

(118)洗有篚:洗指设于东屋翼前之洗。洗西置篚,用以盛勺觯。

(119)南顺:以北为上。

(120)宾降取爵于篚:爵在洗西篚中,酒在堂上。醮法,宾自酌酒,故降取爵。与上醴法不同。

(121)彻荐爵,筵尊不彻:荐、爵,每次加冠须更设。故彻;筵尊三加并用,故不彻。醴法三加共一醴,醮法则三加三醮。此亦醴与醮的一个不同之点。

(122)摄酒:对酒加以整理、挠搅、添益。

(123)折俎:将牲体解节,折盛于俎,称为折俎。

(124)哜(j@):尝。

(125)杀:杀牲。

(126)特豚:特:一;豚:小猪。特豚即一只小猪。

(127)载合升:牲煮于镬(无足鼎),叫作烹;由镬而盛于鼎,叫作升;由鼎盛于俎,叫作载;合牲之左右体,叫作合。载合升,谓用整牲。

(128)离肺:离:割开。把肺切割开,以便于祭时用。

(129)扃(jiōng):贯通鼎的两耳,用以抬鼎的横杠。鼏(m@):鼎盖。

(130)葵菹(&):一种腌菜。蠃(luǒ)醢:蠃:蜗牛。蠃醢即蜗牛酱。

(131)从“若孤子”至“受脯于西阶下”,述孤子、庶子冠法。孤子:此处指无父的嫡子。父兄:指冠者的伯父、叔父及诸从兄。

(132)主人:指将冠的孤子,无父,故以主人身份迎宾;此时尚未冠,故紒。(133)冠主:冠者亲父。

(134)举鼎陈于门外:门外指庙门外。父在则鼎不陈于外。

(135)直东塾:正对着东塾。在东塾之南。

(136)庶子:与嫡子相对,即妾所生子。

(137)母不在:不在,谓因故(或归宁,或有外戚丧服未除等原因)而不在,非谓去世。死称作“没”。

(138)从“戒宾曰”至“仲、叔、季唯其所当”,述行冠礼时各种应对之辞。(139)加布:即加冠。初加为缁布冠,故称。

(140)吾子:吾:主人自称。子:对男子之美称。

(141)不敏:不才,不聪明。乃自谦之辞。

(142)病:犹辱,亦谦辞。

(143)莅:临。

(144)令:善。

(145)元:首,头。

(146)弃尔幼志:弃:除掉;尔:你;幼志:童稚之心。

(147)顺尔成德,寿考惟祺:顺:与慎通;成德:成人之德。寿考:长寿。祺:祥,福。

(148)介尔景福:介:助;景:大。

(149)申:重复。

(150)淑:善。

(151)眉寿:长寿。眉,指老人的长眉毛,象征高寿。

(152)胡:远。

(153)咸加:皆加。指三次加冠。

(154)厥:其,此指冠者。

(155)黄耇(gǒu):老人,此言长寿。黄:老人白发落后而生黄发;耇:老人面如冻黎,其色如浮垢。

(156)嘉荐:嘉:善;荐:脯醢。

(157)休:美。

(158)旨:味美。

(159)亶(d3n):诚。

(160)孝友时格:孝:敬父母;友:善兄弟;时:是;格:至。谓极尽孝友之道。(161)湑(xǔ):清。

(162)伊脯:伊:惟。脯:脯醢。四字成句,脯谐音,故略去醢字。

(163)祜:福。

(164)楚:陈列貌。

(165)昭:明。

(166)爰,于;孔:甚。

(167)髦士:俊士。攸:所。

(168)于假:为大。于:犹为:假:大。

(169)伯某甫、仲、叔、季:即伯某甫、仲某甫、叔某甫、季某甫之略。伯、仲、叔、季:排行的次序。某:代字。甫:男子之美称。

(170)自“屦,夏用葛”至“不屦繐屦”,述三服所用之屦。屦:古时一种单底鞋。屦与裳同色。夏用葛:葛:葛布。夏天用葛布制成的屦。

(171)青絇繶纯:絇(q*):鞋头装饰,形如刀鞘鼻,有孔,可系鞋带。繶(y@):缀于屦牙底相接的缝中用以饰屦的圆丝带。纯(hǔǔn):屦缘的镶边。以上三种饰物,皆青色。

(172)博寸:宽一寸。博:宽、广。

(173)以魁柎之:魁:大蛤;柎:涂注。即以蛤灰涂注之使白。

(174)繐屦:用细而疏的麻布做成的服丧所穿的屦。

(175)从“记”以下至篇末,为本篇后《记》。《记》是对经文的补充和阐发,其中有对古代礼仪的补记,有关于礼的意义和凡例的说明等。《仪礼》十七篇,除《士相见礼》、《大射礼》、《少牢馈食礼》、《有司彻》四篇之外,余十三篇皆有《记》。传统认为《记》为孔子后学作,其写作年代在孔子之后,子夏之前。

(176)大古:大,通“太”。古人太字多不加点,如大极、大庙之类。后人加点,以别大小之大。即太古,指舜以前年代。冠布:戴白布冠。

(177)齐(h1i)则缁之:齐,古通“斋”。斋戒。缁之:染成黑色,即言将祭斋戒,染之成黑色。

(178)緌(rul):冠的缨饰:结在颔下用以固冠的带子叫作缨;结后剩余下垂作为装饰的部分叫作緌。“未之闻也”:是说没有听说过缁布冠有缨饰之事。此引孔子语说明太古冠无缨饰。

(179)冠而敝之可也:敝,弃。缁布冠只在初加冠时用,其意义在于重古始,平常不用,故说“冠而敝之可也”。

(180)著代:著:明。即表明子将代父之义。

(181)加有成:加礼于有成德之人。使甫成年之士知其对国家、宗庙的责任。(182)三加弥尊:弥:益、愈、更。次加皮弁尊于缁布冠;三加爵弁又尊于皮弁,是后者尊于前者。

(183)谕其志也:教导劝谕,使其立志于修德,不断上进。

(184)敬其名:名受于父母,在君父前称名,他人之前称字,此显示对受之于父母之名的敬重。

(185)委貌:周代冠名,以黑色丝织品制成,或谓即玄冠。委:安,取安正容貌之义。“委貌”及“章甫”、“毋追”,皆常服,犹上加冠毕服玄冠之义。

(186)章甫:殷代冠名,或谓即缁布冠。章:明。章甫,取表明丈夫之义。

(187)毋(móu)追(du9):夏代冠名。毋:无义,发语词。追:即堆。此以形名冠。

(188)周弁、殷冔(xu)、夏收:此因上三加爵弁而记之。弁:爵弁,经专言弁,即指爵弁。殷称冕作冔。冔与■音近,■即覆,取覆首之义。夏称冠作收,取收敛发之义。

(189)共皮弁、素积:此再加所同用。再加之所以在三加后记之,是因为前始加、三加,三代不同,此则三代相同。

(190)五十而后爵:五十岁才能命为大夫,此论“士冠礼”亦行于大夫。

(191)夏之末造:造:作。此言公侯冠礼与士同,无独立的冠礼。公侯冠,夏末始作。

(192)元子:天子和诸侯的嫡长子。

(193)象贤:法贤。此言元子能取法先祖之贤德,故继世立为天子或诸侯。此以说明“天下无生而贵者”之义。

(194)德之杀(sh4i):杀:等差。即言德有高低之不同,德高者命以大官,德下者命以小官。

(195)谥:死后追加称号叫作谥。

【译文】

士加冠的礼仪:在祢庙门前占筮加冠的吉日。主人头戴玄冠,身穿朝服,腰束黑色大带,饰白色蔽膝,在庙门的东边就位,面朝西方;主人的属吏身着与主人相同的礼服,在庙门的西边就位,面朝东方。以北为上首。蓍草、蒲席和记爻、记卦所用的卜具,都陈放在庙门外的西塾中。约在门外的中部,即门槛外,门中所竖短木(闑)偏西的地方布设筮席,筮席面朝西方。筮人手持蓍草,抽开装着蓍草的蓍筒盖,一手持盖,一手持蓍筒下部,进前接受主人的吩咐。宰在主人右方稍靠后的地方佐主人发布占筮之命。筮人应答后右转弯回到筮席,就席坐下,面朝西方。卦者的位置在筮人的左边。占筮完了,筮人将筮得的卦写在版上,拿去给主人看。主人接过去看毕,还给筮人。筮人回至筮席,面向东方,与他的属下共同占筮,占筮完毕,进前报告主人筮得吉卦。如果占筮结果不吉,就占筮以后的日期,其仪式与前相同。占筮结束,撤去筮席,宗人宣布筮日之事结束。

主人至众宾家门告以“冠礼”日期,并请参加,他们辞谢一次便应许了。主人两拜宾,宾答拜。主人回,宾拜送主人。在将行加冠礼之前三日,举行占筮正宾的仪式,与占筮日期的仪式相同。于是,主人再次前往邀请正宾。正宾身穿与主人相同的礼服,迎出大门外东方,面朝西方两拜主人,主人面朝东答拜正宾。然后主人(致辞)邀请正宾,正宾应许。主人对正宾两拜,正宾答拜。主人退下,正宾拜送。邀请赞冠者一名,仪式与邀请正宾相同。

第二天,即行加冠礼前一天的傍晚,举行约定行冠礼时辰的仪式,地点在庙门外。主人站立在门外东边,众亲戚站在主人南边稍靠后一些的地方,面朝西方,以北为上首。主人的属吏都身穿朝服,站在庙门外西边,面朝东方,以北为上首。摈者请问加冠礼的时辰。宰告知说:“明晨正天明时举行。”摈者转告亲戚和众属吏。宗人宣布约期的仪式结束。摈者到众宾家通告行加冠礼的时辰。

清晨早起,在正对东屋翼的地方设置洗,洗与堂之间的距离与堂深相等。水设置在洗的东边。礼服陈设在东房内西墙下,衣领朝东方,以北为上首。先是爵弁服:浅绛色裙、丝质黑色上衣、黑色大带、赤黄色蔽膝。其次是皮弁服:白色裙、黑色大带、白色蔽膝。再次是玄端服:黑裙、黄裙、杂色裙都可以,黑色大带、赤黑色蔽膝。然后是加缁布冠所用的頍项、系结在頍上的青色冠缨、六尺长整幅宽的黑色束发巾、加皮弁所用的簪子、加爵弁所用的簪子、镶着浅红色边饰的黑色丝质冠带,以上物品同装于一只箱子里。梳子放在箪中。蒲苇席两张,放置在(礼服、箱、箪的)南边。在礼眼的北边,单独设置一■醴。又有勺、觯、角制的小匙,盛在筐篚中,还有干肉和肉酱(盛于笾豆中),以南为上首。爵弁、皮弁、缁布冠,各盛在一个冠箱里,主人的属吏(三人)各持一只冠箱,等候在西坫的南边,面朝南,以东方为上首,正宾登堂后则转而面朝东方。

主人身着玄端,赤黑色蔽膝,站立在东阶下边正对东序的地方,面朝西方。众亲戚全都身着黑色的衣裳,站在洗的东边,面朝西方,以北为上首。摈者身穿玄端,背朝东塾站立。将冠者身穿采衣,头梳发髻,站在房中,面朝南方。正宾身穿与主人相同的礼服,赞冠人身着玄端相随,站立在大门外边。

摈者出门请宾入内,并通报主人。主人出至大门东边迎接,面朝西两拜,正宾答拜。主人向赞冠人作揖行礼,又与正宾相对一揖,然后先进入大门。每到转弯的地方,主人必与宾相对一揖。至庙门前,主人揖请正宾进入庙门。如此相对三揖,到达堂前阶下,相互谦让三次,主人上堂,站立在东序南端,面朝西方。宾的位置在西序(南端),面朝东方。赞冠人在洗的西边洗手后,登堂站立在房中,面朝西,以南边为上首。

佐助主人的人在东序边稍靠北的地方布设筵席,面朝西方。将冠者从房内出至堂上,面朝南方。赞冠人把束头巾、簪子、梳子等物放置在席的南端。正宾对将冠者拱手一揖。将冠者即席坐下。赞冠人也坐下,为将冠者梳理头发,并用头巾束发。正宾下堂,主人也下堂,宾辞谢,主人应答。正宾洗手完毕,与主人相对一揖,相互谦让一番,然后上堂。主人也上堂,回到原位。正宾在筵席前坐下,为将冠者整理束发巾。然后站起,由西阶下一级台阶,持冠的人升上一级台阶,面向东把缁布冠交给正宾。正宾右手持冠的后端,左手持冠的前端,仪容舒扬地前行至席前,然后致祝辞,如先前一样坐下,为将冠者加缁布冠。然后起立,回到原来的位置。赞冠人为冠者加頍项,系好冠缨,完毕。冠者站起,正宾对他作揖行礼。冠者进入房内,穿上玄端服、赤黑色蔽膝,从房中出来,面朝南方。正宾对冠者行揖礼,冠者即席坐下。赞冠人为他梳理头发,插上簪子,正宾下堂洗手,然后为他整理束发巾,都与初加冠的仪式相同。正宾由西阶下两级台阶,接过皮弁,右手持冠后端,左手持前端,进前致祝辞,为冠者戴上,仪式与初加冠相同。正宾回到原位。

赞冠人为冠者结好皮弁冠的纽带。冠者站起,正宾对他拱手作揖。冠者进房内,穿上白色裳、白色蔽膝,仪容端正,从房中出来,面朝南方站立。正宾由西阶下三级台阶,接过爵弁为冠者戴上。冠者穿上浅红色裙、赤黄色蔽膝。其他与加皮弁冠的仪式相同。

撤去皮弁冠、缁布冠、梳子、筵席等物,进入房中。佐助主人的人在室门西边堂上布设筵席,面朝南方。赞冠人在房中洗觯,独自斟醴,把小匙口朝下放在觯上,匙头朝前。正宾对冠者作揖行礼,冠者即席,在席西端,面朝南方。正宾在室门的东边接觯在手,把小匙放在觯上,匙柄朝前,进至筵席前面,面朝北方。冠者在席西边行拜礼,接觯在手,正宾面朝东答拜。赞冠人把干肉和肉酱进置于席前。冠者即席坐下,左手持觯,右手祭干肉和肉酱。然后用角质的小匙祭醴三番,站起。在席的西头坐下,尝醴。把小匙插置觯中,起立。然后走下筵席,坐下,把觯放在地上,对正宾行拜礼,手持醴觯起立。正宾答拜。

冠者把觯放在笾豆东边地上,走下筵席,面朝北坐下取干肉。然后从西阶下堂,行至东墙闱门外,面朝北拜见母亲。母亲拜受干肉,冠者拜送,母亲再次拜冠者。

正宾下堂,在与西序相对的地方站定,面朝西方。主人下堂,回至原来上台阶前的位置。冠者站立在西阶东边,面朝南方。正宾为冠者命字,冠者应答。

正宾退出,主人送出庙门外,请以醴礼酬正宾。正宾辞让一次后应许,至更衣处等候。冠者拜见众亲戚,亲戚向冠者两拜,冠者答拜。然后拜见赞冠人。冠者面朝西行拜礼,仪式与拜见亲戚相同。又进寝宫拜见姑母、姊姊,仪式与拜见母亲时相同。

然后更换礼服,戴玄冠,穿玄端服,饰赤黑色蔽膝。进献礼物,朝见国君。接着携礼物晋见乡大夫、乡先生。

主人以壹献之礼宴请正宾。主人以一束锦、两张鹿皮酬谢正宾。众宾也都参加宴饮。赞冠人担任正宾介。正宾退出,主人送到大门外边,两拜正宾。并遣人把牲送至宾家。

如果不用醴法,则可用酒行醮礼。在房和室门之间设置两只酒■,■下设有酒禁,玄酒(水)放在西边,上边放置勺子,勺柄朝南。在洗的西边设置筐篚,以北为上首。初次加缁布冠,行醮礼用干肉和肉酱。

正宾下堂从篚中取爵;主人也下堂,正宾辞让,与前述仪式相同。正宾洗爵完毕,上堂斟酒。冠者拜接酒爵,正宾答拜,仪式与前相同。冠者即席坐下,左手持爵,右手祭干肉和肉酱,然后祭酒。冠者起立,在席西端坐下尝酒。下筵席向正宾行拜礼,正宾答拜。冠者在笾豆的东边放下酒爵,站立在筵席的西边。撤去笾豆和酒爵,筵席和酒尊不撤。二加皮弁,仪式与初次加冠相同。第二次行醮礼,要对酒加以整理、添益。

其他仪式与前述相同。加爵弁的仪式也与前相同。三行醮礼,有干肉、折节盛于俎的牲体,品尝它,其他仪式也与前边相同。冠者面向北取干肉拜见母亲。如果杀牲的话,则用一只小猪。把它放入镬中烹熟,然后合左右牲体把它盛于鼎中。把肺割离开也放在鼎中。鼎上设置横杠和鼎盖。初次行醮礼,仪式与前述相同。第二次行醮礼,用两只豆,盛腌菜和蜗牛肉酱;两只笾,盛栗脯。三行醮礼,整理、添酒与第二次相同,有牲体,尝牲,都与前述仪式相同。并尝肺。行醮礼完毕,冠者取出笾中的干肉下堂等仪式,也都与前述相同。

如果将冠者是孤儿,则由他的伯父叔父或堂兄代为通知和召请宾客。加冠那天,将冠者束发髻迎宾。拜、揖、让,站立在东序南端,都与冠者父亲所行的仪式相同。在阼阶上行礼。凡行拜礼,都在阼阶上,面朝北方。正宾也同样在西阶上答拜。如果是杀牲,则抬鼎陈放在庙门外边,正对着东塾,面朝北。如果冠者是庶子,则在房外加冠,面朝南方,然后行醮礼。如果冠者母亲因故不在家,则使人在西阶下代母亲接受冠者所献上的干肉。

告宾时致辞说:“某人有儿子名某某,将要为他加缁布冠,希望先生能前往教导。”宾致答辞说:“某人不才,恐怕不能胜任此事,有辱先生,所以冒昧推辞。”主人说:“某人仍然期望先生终能前去指教。”宾回答说:“先生再次吩咐,某人怎敢不遵从!”召请正宾时致辞说:“某人将为某某加缁布冠,先生将光临,冒昧前来恭请。”正宾回答说:“某人不敢不早起前往!”初次加缁布冠,致祝辞说:“选择善月吉日,为你戴上缁布冠,去掉你的童稚之心,慎修你成人的美德,属你高寿吉祥,昊天降予大福。”二加皮弁致辞说:“选择吉月良辰,为你再戴皮弁冠,端正你的容貌威仪,敬慎你内心的德性,愿你长寿万年,天永远降你福祉。”三加爵弁致辞说:“在这吉祥的年月,为你完成加冠的成年礼,亲戚都来祝贺,成就你的美德。愿你长寿无疆,承受上天的赐福。”醴礼的致辞说:“醴酒味美醇厚,干肉肉醢芳香,拜受醴荐祭先祖,诚敬以定吉祥。托庇皇天福佑,永保美名不忘。”醮礼的致辞说:“美酒清洌,芳香的脯醢进献及时。初加缁布冠,亲戚都来赞礼。极尽孝友之道,定可永久安保。”第二次行醮礼致辞说:“美酒清洁,脯醢芳香,再加皮弁冠,礼仪井然有秩序。执此美酒来祭祝,恭承昊天降大福。”

第三次行醮礼致辞说:“美酒甘醇芬芳,笾豆陈列馨香,为你完成成年礼,佳肴具陈有折俎。恭承昊天之庆,秉受无疆福禄。”命字致辞说:“礼仪已行齐备,在这善月吉日,宣告你的表字。表字十分美好,正与俊士相配。取字以适宜为大,禀受永远保有它,称呼伯某甫、仲某甫、叔某甫、季某甫,唯其适当为美称。”

鞋子,夏天穿葛制的。穿玄端服,配以黑鞋,青色的鞋头装饰、下边和鞋口镶边,鞋口镶边宽一寸;白色下衣配以白鞋,用大蛤灰涂注增白,缁色的鞋头装饰、下边和鞋口镶边,鞋口的镶边宽一寸;爵弁服,配以浅红色鞋,黑色的鞋头装饰、下边和鞋口镶边,鞋口的镶边宽一寸。冬天穿皮制的鞋即可。不穿线缕细疏的布所制的鞋子。

[记]冠礼的意义:第一次加冠用缁布冠。太古时戴白布冠,祭祀斋戒,则染成黑色。关于这种冠缨下的緌饰,孔子说:“我没有听说过这种冠有緌饰这种事。”行加冠礼之后,缁布冠就可以弃置不用了。嫡子在阼阶上行加冠礼,是要表明子将代父的意义。在客位上行醮礼,则显示是在为有成人之德的人加冠。三次所加的冠,后来的都比前一次更贵重,是要教喻冠者确立远大的志向。加冠之后又命以表字,是要显示对所受于父母之名的敬重。委貌,是周代常戴的冠;章甫,是殷代常戴的冠;毋追,是夏代常戴的冠。第三次所加的冠,周代是“弁”,殷代是“冔”,夏代是“收”。第二次加冠的服装,夏、商、周三代都用皮弁、白色的衣、裳。没有大夫的加冠礼,但有大夫婚礼。古代人五十岁才能授予爵位,怎么还会另有大夫的加冠礼呢?公侯另有加冠礼,那是夏末的事情。天子的嫡子,用的也只是“士”礼,这就是说,天下没有生下来就尊贵的人。诸侯世袭,是因为世子能取法先祖的贤德。授人官爵,都以德行的高下等差为标准。士死以后追加谥号,是现在的事。古代士生不为爵,死亦不追加谥号。

单字解释:

上一篇: 后记 下一篇: 大射仪第七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