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遵路传

吴遵路传

——《宋史》卷—二六

[说明]吴遵路(?—1043),宋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字安道。大中祥符

进士。仁宗时,知常州,储米备荒,饥民存活者甚众。累迁为淮南转运副使兼发运

司事,在真、楚、泰三州和高邮军设置斗门,以利防洪灌溉,增加常平仓储粮,以

备灾年。凡所措置规划,后人均以为便。后被召修起居注。百夏兵起,建议朝廷恢

复民兵,并在河东路具体施行,被其它各路效仿。调任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驭

吏严肃,政治清明。迁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死于任上。为人聪敏,博学识大

体,平和慎重,不苟言笑,为政简明易行,直谏敢言,无所阿依,自奉甚俭,家无

余财,死后竟由他的朋友范仲淹分俸周济其家。

吴遵路,字安道。父亲吴淑,进士及第,积官至殿中丞,任秘阁校理。章献皇

太后垂帘听政,政事的是非得失,臣下都不敢议论。吴遵路列举十几件事情上奏朝

廷,言语都十分激切刚直,惹得太后不高兴,离京出任常州知州。他曾经预先在吴

中地区购买粮米,以防备灾荒之年,不久果然缺粮严重,百姓靠吴遵路预先购买的

粮食度过饥荒,从其它州逃荒而来的人也有十之八、九得以保全性命。

积累官资升到尚书司封员外郎,任权开封府推官,改任三司盐铁判官,加直史

馆的头衔,出任淮南路转运副使。正逢朝廷废除江、淮发运使,于是兼管发运司的

事务。曾经在真、楚、泰三州和高邮军设置十九个斗门,用来储泄洪水、调整水利

工程。又使所属州郡常平仓的储粮增加到二百万石,用以防备灾年。凡是他所规划

采取的措施,后来的人都感到很方便。

升至工部郎中,因为审理蕲州王蒙正故意判属吏死罪一案有失误,被降为洪州

知州。又让他移任广州,他推辞不去。当时发运司已经重新设立使职,于是任命他

为发运使。还没有到任,朝廷又召他入京修起居注。元吴反叛,吴遵路建议重新恢

复民兵。被任命为天章阁待制、河东路计置粮草。受诏考察和挑选河东乡民中可以

当兵的人,各路相继效法。晋升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管理属吏严格认真,所属

各县没有要追捕的犯人。

当时宋库、郑戬和叶清臣都是宰相吕夷简不喜欢的人,吴遵路与他们三人的关

系很好,吕夷简对此很忌讳,让他出任宣州知州。上呈《御戎要略》、《边防杂事》

二十篇。移任陕西都转运使,升龙图阁直学士、知永兴军,身患疾病仍然不停地决

断政务,亲手书写奏章。等他去世后,仁宗闻讯表示哀悼,下诏派官员护送他的灵

枢回京。

吴遵路从小就十分聪明机智,长大后,学问广博而识大体。母亲去世,他在墓

旁筑庐吃素,守完丧期。性格平和高雅、谨慎稳重,不苟言笑,擅长书法。他治理

政事简明易行,不虚张声势,在朝廷中正直敢言,不奉承和依附别人。平时廉洁节

俭,没有过分的嗜好,去世后,家里没什么贵重的物品,他的朋友范仲淹分出自己

的俸禄来接济他的家人。

儿子吴瑛,做过尚书比部员外郎,没到年老就退休回家了。(江小道译)

[原文]

吴遵路,字安道。父淑,见《文苑传》。第进士,累官至殿中丞,为秘阁校理。

章献太后称制,政事得失,下莫敢言。遵路条奏十余事,语皆切直,忤太后意,出

知常州。尝预市米吴中,以备岁俭,已而果大乏食,民赖以济,自他州流至者亦全

十八九。累迁尚书司封员外郎,权开封府推官,改三司盐铁判官,加直史馆,为淮

南转运副使。会罢江、淮发运使,遂兼发运司事。尝于真楚泰州、高邮军置斗门十

九,以畜泄水利。又广属郡常平仓储畜至二百万,以待凶岁。凡所规画,后皆便之。

迁工部郎中,坐失按蕲州王蒙正故入部吏死罪,降知洪州。徙广州,辞不行。

是时发运司既复置使,乃以为发运使,未至,召修起居注。元昊反,建请复民兵。

除天章阁待制、河东路计置粮草。受诏料拣河东乡民可为兵者,诸路视以为法。进

兵部郎中、权知开封府,驭吏严肃,属县无追逮。

宋庠、郑戬、叶清臣皆宰相吕夷简所不悦,遵路与三人雅相厚善,夷简忌之,

出知宣州。上《御戎要略》、《边防杂事》二十篇。徙陕西都转运使,迁龙图阁直

学士、知永兴军,被病犹决事不辍,手自作奏。及卒,仁宗闻而悼之,诏遣官护丧

还京师。

遵路幼聪敏,既长,博学知大体。母丧,庐墓蔬食终制。性夷雅慎重,寡言笑,

善笔札。其为政简易不为声威,立朝敢言,无所阿倚。平居廉俭无他好,既没,室

无长物,其友范仲淹分奉赒其家。

子瑛,为尚书比部员外郎,不待老而归。

单字解释:

上一篇: 孙谦传 下一篇: 杨景行传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