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四笔卷十
亲王回庶官书
【原文】
《随笔》中载亲王与侍从往还礼数,又得钱丕《行年杂纪》云:“升王①受恩命,丕是时为将作少监,亦投贺状,王降回书签子启头②。继为皇太子,三司判官并通榜子,诣内东门参贺。通入后,中贵③出传令旨传语。及受册宝讫,百官班贺,又赴dōng宫贺,宰相亲王阶下班定④,太子降阶⑤,宰相前拜,致词讫,又拜。太子皆答拜,亦致词叙谢。”一时之仪如此。
【注释】
①升王:宋太宗第六子赵受益。
②王降回书签子启头:升王回书答谢时,将回书装在封带里,封带外面贴有贴条。签子、签条,贴在封袋上的狭长纸条。
③中贵:宫中宦官。
④宰相亲王阶下班定:宰相及各个亲王在台阶下按照品级,排定班次。
⑤降阶:走下台阶。
【译文】
关于宋代亲王与侍从交往的礼仪,我在《容斋随笔》中立有专目记述。又见钱丕《行年杂纪》中记述:“太宗第六子赵受益受封为升王时,丕为将担任少监,亦进呈贺状表示祝贺,升王回书答谢时,将回书装在封带里,封带外面贴有一个长纸条。后来,升王受封为皇太子时,三司判官一起先用札子通报,同到内东门参拜祝贺。通报进入后,宫中宦官出来传达宣读令旨。举行接受册宝仪式完毕,文武百官列班恭贺,接着又到dōng宫祝贺,宰相及各个亲王在台阶下按照品级,排定班次,皇太子下台阶,宰相上前向太子拜贺,并致贺词,致词完毕之后,再拜。皇太子俱都一一答谢,亦致词表示谢意。”宋代开国之后,亲王回谢一般官员的礼仪,在一个时期内是这样的。
青莲居士
【原文】
李太白《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序》云:“荆州玉泉寺近清溪诸山,往往有乳窟①。其水边处处有茗草罗生②,枝叶如碧玉,唯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余游金陵,见宗僧中孚,示予茶数十片,其状如手,名为‘仙人掌茶’,盖新出乎玉泉之山,旷古未觌③,因持以见遗,兼赠诗,要予答之,遂有此作。后之高僧大隐,知仙人掌茶发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也。”太白之称,但有“谪仙人”尔,“青莲居士”,独于此见之,文人未尝引用。而仙人掌茶,今池州九华山中亦颇有之,其状略如蕨拳④也。
【注释】
①乳窟:石钟乳丛生的洞穴。
②罗生:到处生长。
③觌:见到。
④蕨拳:指蕨芽。因其端卷曲如拳,故名。
【译文】
唐代诗人李白在《赠玉泉仙人掌茶诗序》中说:“在荆州玉泉寺附近,有清溪诸山并峙,山间有石钟乳丛生的洞穴。在水边的地方,到处长满着名叫茗草的茶草。茗草的枝叶如同碧玉,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只有玉泉寺的真公常常采摘作为茶叶饮用。有一次游历,我来到金陵(今江苏南京),与高僧中孚相见,他拿出一种茶叶数十片给我看,叶片的形状很像人的手掌,所以就把它叫做‘仙人掌茶’。这是才从荆州玉泉山采集而来的,自古以来,从未有人见到过。因此,特意拿出来赠送给我,并且赠诗一首,要我作诗酬答。为此,我写下了这首诗。后来的高僧及著名的隐士,都知道仙人掌茶起源于中孚禅子及青莲居士李白。”作为李白名号的太白称号,只有“谪仙人”、“青莲居士”的称号,仅仅在这里见到,还没有见有人引用。而仙人掌茶,在现在池州(今安徽贵池)九华山中亦有出产,它的形状与才长出来的蕨菜差不多,很像小孩子的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