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译文】

太阳病,项背部拘紧不柔和,不能自如俯仰,且无汗畏风的,用葛根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太阳经脉不利表实的症治。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复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原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①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注释】

①合病:两经或三经症候同时出现,谓之合病。

【译文】

太阳与阳明两经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出现发热、畏寒、头痛无汗等表症,又见腹泻的,用葛根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因风寒表邪而致下利的治法。

太阳为表症,阳明为里症,表里症同时出现,因名二阳合病。一般把阳明病专属于胃肠燥实症,是片面的说法。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所谓阳明病,就是胃与大肠病,热实症为阳明病,虚寒症也是阳明病。本条二阳合病的阳明病就是指下利症而言,而不是肠腑燥实症。这种下利,是因感受风寒之邪内迫阳明大肠所致,所以治宜葛根汤解肌发表,表邪外解则利自可止。这一治利方法,后世称为“逆流挽舟。”

【原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译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没有下利,但有呕吐的,用葛根加半夏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因风寒表邪犯胃致呕的治法。

葛根加半夏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方解】

王晋三:葛根汤,升剂也。半夏辛滑,芍药收阴,降药也。太阳阳明两经皆病,开阖失机,故以升降法治之。麻、葛、姜、桂其性皆升,惟其升极即有降理寓于其中,又有芍药、甘草垫安中焦,再加半夏以通阴阳,而气遂下,呕亦止,是先升后降之制也。

【原文】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①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注释】

①脉促:脉势急促。

【译文】

太阳病,症属桂枝汤症,本当用汗法,医生却反用下法,导致腹泻不止,脉象急促、短促的,是表症尚未解除的表现,若出现气喘、汗出等内热症的,用葛根黄芩黄连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阳明肠热下利的症治。

太阳病的桂枝症,即头痛发热,恶风寒,自汗出,脉浮缓之中风症,本当用桂枝汤解肌,而医者误用下法,以致表邪内陷而下利不止。但由于体质不同,虽然下利,却有两种不同情况:其一是正气犹有余力鼓邪外出,脉促正是正气抗邪于表的反应,所以说脉促者表未解也,仍当助其抗邪外出之势而治以发汗解表;其二如果在下利的同时,又发生喘而汗出,则表明里热偏盛,热逆于肺则气喘,热蒸津液外泄则汗出,热迫于肠而下利,治疗则当清泄肠热为主,宜用葛根黄芩黄连汤。肠热一除,则下利与喘汗均愈。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

葛根半斤、甘草二两(炙)、黄芩二两、黄连三两。

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原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译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体疼痛,腰痛,关节疼痛,怕风,无汗而气喘,脉浮紧的,属太阳伤寒症,用麻黄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太阳伤寒的主症与主方。

麻黄汤方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原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

【译文】

太阳与阳明同时感受外邪而发病,气喘而胸部出现胀闷者,表明表邪郁闭较甚,病情偏重于表,不可攻下,宜用麻黄汤发汗解表。

【评析】

本条讲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的治法。

胸部外连太阳,下接阳明,太阳病风寒外束,可发生气喘,阳明里热熏蒸,也可发生气喘,但阳明之喘必与腹满同见,今不是腹满,而是胸满,则表明不是阳明里实之喘,故禁用攻下,而应治以宣肺解表,故宜用麻黄汤发汗,表邪解则喘满自除。

【原文】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①,筋惕肉瞤②,此为逆也。

【注释】

①厥逆:四肢厥冷。

②筋惕(tì)肉瞤(shùn):筋肉跳动,由于亡阳脱液,筋肉得不到煦濡所致。

【译文】

太阳中风症,脉象浮紧,发热,恶寒,周身疼痛,汗不得出而烦躁不安的,用大青龙汤主治之。假使脉象微弱,汗出恶风的,不可服大青龙汤;万一误服了,就会发生四肢厥冷,筋肉跳动,这是因误治而病情加剧的表现。

【评析】

本条讲大青龙汤症的主要脉症,与大青龙汤的禁例,以及误用的变症。

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都是麻黄汤症,所不同的只烦躁一症,这是肌腠郁闭较甚,而里有郁热的缘故,因而在麻黄汤的基础上,加重麻黄用量治其表闭,更加石膏以清里之郁热,但仅热郁于经,还未达到胃燥津伤的程度,所以又佐以姜、枣益脾温胃,以防石膏寒中之弊。如药中病机,很快就可汗出烦除热退,诸症均愈。状其药效的迅速,犹如龙之升天而行云雨,因而方名大青龙汤。

大青龙汤方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原文】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①有轻时,无少阴证②者,大青龙汤发之。

【注释】

①乍:助亚切,忽也,猝也。

②无少阴证:没有少阴阴盛阳虚的症候。

【译文】

外感风寒之邪,症见脉象浮缓,身体不疼痛,仅感沉重,偶有减轻,若有发热、畏寒、无汗、烦躁等大青龙汤症主症,而又无少阴阳衰阴盛征象的,可以用大青龙汤发汗解表兼以清里。

【评析】

本条为大青龙汤症的变局。

【原文】

伤寒表不解①,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②,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注释】

①表不解:表症还没有解除。

②噎(yē):食时发生噎塞。

【译文】

伤寒,表症未解,心胸之下有水饮之邪,病人干呕、发热、咳嗽,或兼口渴,或兼下利,或兼噎塞,或兼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兼气喘等,用小青龙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伤寒表症兼有水气的主要症候与治法主方。

伤寒表不解,也就是说头痛身疼、恶寒发热无汗等表症没有解除。心下有水气,指胃脘部有饮邪。水饮阻中,以致胃气逆而干呕,水气侵肺,则肺失宣开而咳嗽。干呕发热而咳,是外有表邪内挟水饮的主要见症。然而水饮之邪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逆于上,或积于中,或滞于下,各随其所至而为病,因而又有或然诸症。或水蓄而津液不升,则发生口渴,或水渍入肠而发生腹泻,或水气逆于上,则为噎为喘,或水气留于下,则为小便不利、少腹满。喘症为肺气闭郁,虽同麻黄汤症,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水气射肺,与单纯风寒束肺有别。这五个或有症虽差异很大,但都是外寒内饮所致,所以都治以小青龙汤。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各三两(去皮),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臣亿等谨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荛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原文】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表症未解,水饮停聚,出现咳嗽、气喘、发热、畏寒、口不渴的,可用小青龙汤主治。若服小青龙汤后口渴的,是外寒得去,内饮得化,为病情将要解除的征象。

【评析】

本条讲服小青龙汤之后,发生口渴,是饮邪去而病将解的征兆。

【原文】

太阳病,外证①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注释】

①外证:就是表症。《淮南子·精神训》说:“外为表而内为里。”有人认为外症的涵义较广,表症的含义较狭。其实外与内相对而言,与表里并没有大的区别。

【译文】

太阳病,在外的表症未解,脉象浮弱的,仍当解以汗法,宜用桂枝汤。

【评析】

本条讲脉症合参,据脉定治。

太阳病表症未解,治当解表,但表症有表虚、表实之异,解表法有开腠发汗与调和营卫的不同,必须辨别清楚。表虚表实之辨,除根据汗之有无以外,脉象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条正是以脉象为辨证的依据,太阳表实症,脉多浮紧有力,表虚症则多浮而无力,所谓脉浮缓,脉阳浮阴弱,都属之。今脉浮弱,可以肯定不是表实症,因而宜用桂枝汤解肌发汗。

【原文】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之。

【译文】

太阳表症,误用攻下法,表症未除,而又出现轻度气喘的,这是表邪郁闭、内迫于肺的缘故,用桂枝加厚朴杏仁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太阳病下后微喘的辨治。

太阳表症误用了下法,发生微喘,这是正气尚能与欲陷之邪抗争,也是其气上冲的一种表现,所以知邪未内陷而仍在表,治疗当然仍须解表,如属表虚症,则宜桂枝汤。然而毕竟肺气上逆失降,故又随症加入厚朴、杏仁以降肺气。

【原文】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

【译文】

太阳病,当表症没有解除的时候,切不可用泻下的方法。如果使用下法,就违反了治疗规律而使病变加剧。想要解除表症,宜用桂枝汤。

【评析】

本条讲太阳表症的治疗宜忌。

表症治当解外,里实症治当攻下。本条着重指出外症未解者,不可攻下,就是针对着表里症兼见而言的。至于用桂枝汤,只曰“宜”,不曰“主之”,不过举出一方为代表,还当随症加减化裁。

【原文】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评析】

本条讲汗下后浮脉未变,仍当解表。

太阳病,使用汗法后,表症未除,理应寻求表未解的原因,是否为汗不如法,或是病重药轻,暂时药力未到,还是病人体质关系等,找出未效的主要原因,然后确定方药。因为也有一汗再汗而表仍未除的,桂枝汤后服法就交代得颇为清楚。可是有些医生一见服解表药未解,即怀疑病邪入里,而辄用下法,果真病属里实,用下法是应该的,不知脉浮为病势在表,不应下而遽用下法,诛伐无过,必致正伤邪陷,病变丛生;所幸其人正气尚强,表邪未陷,没有出现结胸、下利等变症,其脉仍见浮象,表明邪仍在外,这时仍可治以解外的方法,宜用桂枝汤。本条主要为了纠正不重视辨证单,靠习惯用药的陋习,所以不厌其烦地反复论述,确实是苦口婆心,有些注家只着眼于文字方面,以至目为错简讹误,未免偏见。

【原文】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译文】

太阳表症,脉象浮紧,发热,周身无汗,如果自动发生鼻衄的,就可以获得痊愈。

【评析】

本条讲太阳表实症,可能通过鼻衄而自愈。

脉浮紧,发热无汗,为麻黄汤症,虽然未提恶寒,但既云脉浮紧,则必有恶寒。身无汗,表气闭塞,邪气既不能从汗外泄,势必发生自衄的症候。鼻衄后邪气得泄,因而获得痊愈。

【原文】

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①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注释】

①须:等待的意思。

【译文】

脉象浮数的,照理应当使邪气从汗出而解,假使误用下法,以致发生身体重、心悸动的,就不可再用发汗方法。应该是自动汗出,其病乃得解除。所以是这样,因为尺脉微弱,这是里气不足的标志,等待表里之气趋于恢复,津液通和,便会自动汗出而愈。

【评析】

本条讲表症误下后,见身重、心悸、尺脉微的,不能再用发汗,可以等待自汗出而愈。

此举脉象浮数的表症,误用攻下,里气因下而虚,出现身重心悸尺脉微弱,此时即使邪未全陷而表症仍在,也不可用发汗法,否则,必犯虚虚之戒而生他变。特提出“尺中脉微”,表明脉症必须合参的重要意义。不过本条的里虚程度尚不太甚,所以可等待里虚自复,津液自和,就可能自汗出而愈,此即《内经》“待其来复”之旨。前条脉涩,为表郁而营卫滞涩之征,故须更发汗始愈;本条脉微,为里气虚弱,故不可发汗,当待其自汗出而愈。

【原文】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者①,不可发汗。何以知其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注释】

①尺中迟者:尺脉的至数一息不足四至,与紧相较,应是迟而无力。

【译文】

脉象浮紧的是太阳伤寒症的脉象,照理应当出现身体疼痛等太阳伤寒见症,宜用发汗法来解表祛邪。如果尺部脉迟的,则不能发汗。为什么呢?因为迟脉主营气不足、阴血虚少,发汗会更伤营血,引起变症。

【评析】

本条讲营虚血少,不可发汗。

脉浮紧,身疼痛,为太阳伤寒的典型脉症,照理应当发汗使邪从表解,但是,必须寸关尺三部脉俱紧,邪实而正不虚始为切当,如果尺脉不紧,汗法就当慎用。前条因误下里虚,尺脉微,不可发汗;本条尺脉迟,亦不可发汗。因为尺脉迟,是营血不足的征象。《内经》说“夺血者无汗”,汗与血有着密切而不可分离的关系,所以营血不足患者,不可单纯使用汗法,否则就会营血更伤而发生其他变症。这里的尺中脉迟,乃与紧相较而言,不能单从至数理解,应含有微弱无力的精神在内,可与尺中脉微互参。既然是营血不足,那么,后世的养血发汗方法,当可斟酌使用。

【原文】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

【译文】

脉象浮,是病邪在表,可以用麻黄汤以发其汗。

【评析】

本条讲表症脉浮,可以发汗。

正气抗邪于表,故脉应之而浮,因此,见到浮脉,即知邪在表,治当发汗解表。前已有“脉但浮者,与麻黄汤”,和本条的精神是一致的。然而必须明确这类突出脉象的条文,并非单纯凭脉定治,只是通过脉象说明病机、病势,因而举脉略证,临床仍当脉证合参,决不能仅据脉浮就用麻黄汤,何况同是脉浮,也有浮紧有力与浮缓无力的区别,浮紧才是麻黄症的脉,所以必须掌握论中文字的特点,才能避免局限片面,才能求得深入理解与获得完整的认识。

【原文】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译文】

脉象浮而数的,主病在表,治疗可用发汗法,如见发热、畏寒、头身疼痛、无汗等太阳伤寒见症的,适宜用麻黄汤。

【评析】

本条讲表症脉浮数,也可用麻黄汤发汗。

【原文】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译文】

病人经常自汗出的,这是营气和,但营气虽和,而在外的卫气不和,由于卫气不能与营气谐和,所以常自汗出。因为营行于脉中,卫行于脉外,可以再用发汗的方法,使营卫趋于协调而愈,宜用桂枝汤。

【评析】

本条说明营卫不和所致常自汗出的病理特点与治疗方法。

【原文】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译文】

病人内脏没有其他的疾病,时而发热,自汗出而不能痊愈的,原因是卫气不和,不能卫外为固。可在病人发热汗出之前,用桂枝汤发汗,使营卫重趋调和,病则可愈。

【评析】

本条讲因卫气不和而时热汗出的治法。

【原文】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译文】

太阳伤寒,脉象浮紧,没有及时发汗,因而发生鼻衄的,仍可用麻黄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表症失汗致衄,虽衄而表仍未解的治法。

文中只提出伤寒脉浮紧,也属于举脉略症,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等表实症状,是必然具有的;唯因没有及时使用麻黄汤以发其汗,以致表邪郁遏,无从宣泄,上迫阳络而为鼻衄。但衄后表症仍在,可知邪未从衄解,此时决不能见衄治衄,而用凉血泄热方法,仍宜治其表闭,表实症得解,则衄血自止。至于是否用麻黄汤原方?应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决定,但是,治疗大法是应该遵循的。

【原文】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译文】

伤寒发汗后,表症已经解除,过了半日,病人又发热烦扰,脉象浮数的,可以再发其汗,宜用桂枝汤。

【评析】

本条讲汗解之后,表症复作的治法。

伤寒发汗后,脉静身凉,为表症已解;但半日左右,又觉心烦,而且脉象浮数,乃表症又作,未提恶寒、发热、头痛等症,当是属于省文。所以会表症复作,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为余邪未尽,复行聚合;二为汗出后调护不慎,复感外邪。但不论其何种原因,汗解之后必然肌腠疏松,故只宜桂枝汤解肌,而不须麻黄汤发汗。

【原文】

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

【译文】

任何疾病,用发汗法,或涌吐法,或泻下法治疗,而致耗血、伤津液的,若阴阳能够自趋调和的,则一定会痊愈。

【评析】

本条讲误治而亡血伤津的自愈机转。

凡病,当指中风、伤寒等各种病症而言。若发汗、若吐、若下之“若”字,意同“或”字,假设不定之辞。汗、吐、下都是治病的大法,但如使用不当,或用之太过,便能伤及正气,耗损津液。“亡”,丧失的意思,所谓亡血,并不是指吐血、衄血等失血症状,意为血液损伤,实质上与亡津液相近,因为血与津液都属于阴,津液耗损之后,血液亦必损伤。阴阳本来是相对存在的,阴阳协调则健康无病,若一方偏盛或一方衰弱,就会发生疾病。本条意在示人由于汗吐下而致血与津液受到一定损伤时,但只要阴阳尚能协调,则仍具有自我康复的能力,亦能渐趋于恢复。

【原文】

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译文】

经过峻烈的泻下之后,又用发汗的方法,以致小便不利的,这是损伤了津液的缘故。不可用利小便方法去治疗,得到津液复而小便利,就可自然痊愈。

【评析】

本条讲亡津液小便不利的治禁。

下法泻有形的燥结,燥结去则津液不致再伤而得保存下来,故有“急下存阴”的理论。设非里实而误用下法,则损伤津液,故又有“数下亡阴”之说。发汗可使邪自表出,但汗出多而津液外泄,不仅伤阳,也能损伤阴液。今大下之后,又用发汗,必致津液大伤,因而小便不利,所以说,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这种小便不利,与蓄水症小便不利的性质完全不同,千万不可用利水方法,否则必津液更加损伤,因此,特提出“勿治之”的告诫。所谓勿治之,是指不可用利小便的方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一些滋阴养液的药物,还是应该的,不应拘执“必自愈”而消极等待。

【原文】

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①,脉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

【注释】

①振寒:战栗恶寒的意思。

【译文】

泻下之后,又行发汗,出现畏寒战栗、脉象微细的,这是误下复汗,导致阴阳俱虚的缘故。

【评析】

本条讲内外俱虚的脉症特点。

误下则里气虚,误汗则表阳伤,下后又复发汗,因而表里俱虚,表阳虚则战栗恶寒,里虚则脉象微细,所以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就是对战栗恶寒与脉微细病机的补充说明。从本条脉症来看,阴阳两虚应以阳虚为主,随症拟治,当用姜附扶阳,人参益阴。有认为误下伤阴在前,为一误;误汗亡阳在后,为再误,所以伤阳较伤阴为重,此仅据治疗方法的先后来推论病机,只能作为参考,不足作为根据。

【原文】

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译文】

误用泻下之后,又误发其汗,致肾阳虚弱,病人出现白天烦躁、不能安静睡眠,夜晚精神委靡昏昏欲睡而不烦躁;不作呕,无口渴,无表症,脉象沉微,身有微热的,用干姜附子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因治误导致阳虚阴盛症的辨治。

干姜附子汤方

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①。

【注释】

①顿服:煎成的药液,一次服完。

【原文】

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①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注释】

①脉沉迟:沉是脉重按才得,迟是脉跳动的频率缓慢。

【译文】

太阳病用发汗法以后,身体疼痛,脉象沉迟的,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汗后气阴损伤身痛的症治。

身疼痛为太阳表症之一。经过发汗治疗以后,如果表症已解,身疼即当随愈,若身疼未除,脉仍浮紧,则表症续在,还当续与解表。现在身体虽痛,但脉不浮紧,而是沉迟,浮脉主表,沉脉主里,浮紧为表寒实,沉迟为里虚,可见这一身疼不是卫闭营郁,而是营血虚而经脉失养。成无己说:“脉沉迟者,营血不足也。”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四两、甘草二两(炙)、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四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原文】

发汗后,不可更行①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注释】

①更行:行,施也,用也。更行,就是再用的意思。

【译文】

发汗以后,出现汗出、气喘,而畏寒症状的,但头痛等表症已除的,为热邪壅肺所致,不能再用桂枝汤,可以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疗。

【评析】

本条讲发汗后肺热作喘的治法。

本条“不可更行桂枝汤”句,应在“汗出而喘,无大热者”之后,不可误认为发汗后就不能再用桂枝汤。因为汗出而喘,无大热,颇似桂枝症兼肺气上逆,如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症,实际上迥不相同,彼属肺寒气逆,此为肺热气闭,假使误用桂枝剂,则后果不堪设想,所以特郑重提出“不可更行桂枝汤”,以期引起注意。喘因热壅肺闭不得宣开,汗出乃热迫津液外泄,无大热为热郁于里,外热反而较轻,所以治宜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清泄肺热,宣开肺气。肺热除而肺气畅,则汗出自止,气喘自平。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麻黄四两(去节)、杏仁五十个(去皮尖)、甘草二两(炙)、石膏半斤(碎,绵裹)。

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黄耳柸。

【原文】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①,心下悸②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注释】

①叉手自冒心:叉手即两手交叉,冒即覆盖之意。指病者双手交叉覆按于自己的心胸部位。

②心下悸:即心悸,指心胸部悸动不安。

【译文】

发汗太甚,汗出太多,致心阳虚弱,病人出现双手交叉覆盖心胸部位,心慌不宁症状的,须用手按捺方感舒适的,用桂枝甘草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心阳虚心悸的治法。

汗是人体的津液所化,但必须阳气的鼓动,才能从皮肤汗孔透泄。汗出愈多,则阳气的消耗也愈多,因而导致心阳虚而心悸不宁。临床辨证的一般规律是喜按属虚,拒按属实,叉手自冒心为喜按,自应属虚而不属实,心悸为心阳虚,故治宜桂枝甘草补益心阳。

桂枝甘草汤方

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原文】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①,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注释】

①奔豚:形容悸气自小腹上冲心胸之势。

【译文】

发了汗以后,病人出现脐下跳动不宁,似奔豚将要发作的征象,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汗后心阳虚、肾气动欲作奔豚的症治。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五枚(擘)。

右四味,以甘澜水①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升,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注释】

①甘澜(lán)水:又名劳水。

【原文】

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译文】

发了汗以后,致脾虚气滞,腹部出现胀满的,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汗后脾虚气滞腹满的治法。

腹部胀满,有虚实之分,实症腹满大都因为肠中有形实邪阻滞,必伴有大便秘结不通,腹部硬满而痛,手不可按,脉象沉实,舌苔黄厚,必须使用下法,有形实邪得去,腹满始能消除;属虚的腹满,大多由于脾阳虚而不振,不能运化输布,因而腹部膨满,但是按之不硬,温熨揉按便觉舒适,脉虚弱无力,或虚大不耐循按,苔薄质淡,大便溏薄不硬,治当益脾助运。本症腹满,是因发汗阳气外泄,脾阳虚而气滞不运所致,当然不是实症,但也不是单纯虚症,而是虚中夹实,所以治宜消补兼施,用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姜半斤(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原文】

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①,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②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注释】

①头眩:头目昏眩。

②身为振振摇:身体动摇不定。

【译文】

伤寒病人,或经过涌吐或经过攻下的治疗以后,感觉胃脘部气逆闷满,并且气上冲胸膈,起立时就头晕目眩,脉象沉紧,此时再用汗法以发其汗,就会影响及于经脉,发生身体振动摇摆,宜用苓桂术甘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脾虚饮停气逆的症治。

本条的若吐若下,就是或经过吐,或经过下,并不是吐而又下。吐法、下法都能损伤脾阳,脾虚则水液不能正常输布,停而为饮,饮邪上凌,阻逆于胸脘之间,所以心下逆满,气上冲胸。水饮既阻,清阳不得上升,所以起则头眩。推想其平卧之时,亦必眩晕,不过,当站立时体位变换,眩晕更加厉害而已。表症全罢而饮邪阻滞于里,所以脉象沉紧。

如果再用发汗,则外伤经脉,经脉虚而饮邪向外侵凌,则经脉瞤动而肢体振振动摇,此与真武汤症的身瞤动,振振欲擗地的病机一样,都是阳虚水动,只程度略有轻重不同罢了。有些注家把“身为振振摇”专责之阳虚或津液伤,丢开饮邪,恐非确论。

【原文】

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译文】

经过发汗治疗,病还没有解除,反而恶寒的,这是营卫虚弱的缘故,用芍药甘草附子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汗后营卫两虚的症治。

发汗病不解,是指病还未好,不是指表症未解。表解则不应当恶寒,现在反而见到恶寒,不可误认作表症,而是卫阳虚的缘故。表症恶寒,必然兼有发热、头痛、脉浮等见症,卫阳虚寒,则单见恶寒而不发热,脉必濡弱或大而无力,二者不难鉴别。然而汗后阳虚,阴液也必然受到一定的耗损,而营阴、卫阳两虚,所以用芍药甘草附子汤扶阳益阴,双方兼顾。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芍药、甘草各三两(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疑非仲景方。

【原文】

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译文】

经用发汗,或泻下以后,病仍然未解除,出现烦躁不安、恶寒、肢冷、腹泻、脉沉微细等症的,用茯苓四逆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阴阳俱虚烦躁的治法。

本症主方茯苓四逆汤,就其方药组成来看,实际是四逆加人参汤加茯苓一味,因此,也可以说是干姜附子汤和四逆汤的加味方。那么,除烦躁症之外,也可见到这些方剂的主治症候。干姜附子汤症无表症,脉沉微,四逆汤症厥逆,四逆加人参汤症“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由此,不难推知阳虚心悸、阴虚小便不利等,都可能是本症的兼见症候。总的来说,不外是阳虚液伤,因此用四逆汤以回阳,加人参以复阴,更加茯苓以宁心安神除烦躁。

茯苓四逆汤方

茯苓六两,人参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

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原文】

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译文】

发汗以后,怕冷的,这是正气虚弱的原因;不怕冷,只有发热等症状的,是邪气盛实的表现,应当泻实和胃,可给予调胃承气汤治疗。

【评析】

本条讲汗后有虚实的不同转归。

由于患者平素体质有偏阴偏阳的差异,因而同样在汗出表解之后,却有着不同的转归:一是发热虽除而仍然恶寒,这不是表邪未尽,而是卫阳虚的缘故,与芍药甘草附子汤症的病机是一样的,所以《玉函经》等对此仍作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二是不恶寒而但发热,多见于阳盛素质,汗多则伤津,阳明胃肠燥实,所以治宜调胃承气汤和胃泄热。

当然,这仍是举例而言,虚症不一定都宜芍药甘草附子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等都是主治虚症的方剂。实症也不一定只宜调胃承气汤,还有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白虎汤等都是主治实症的方剂。所以均应活看,才不致被条文印定眼目。

【原文】

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①者,五苓散主之。

【注释】

①消渴:形容口渴之甚,饮不解渴,此处是症状,不是病名。

【译文】

太阳表症,使用发汗法,汗出很多,会使津液受到损伤,致胃中津液不足,出现烦躁不安、不能安静睡眠,口干想要喝水的,可以给予少量的水,使胃津恢复,胃气调和,就可痊愈。若出现脉象浮、轻微发热、怕冷、小便不通畅、口干饮水而不止,是太阳蓄水症,用五苓散主治。

【评析】

本条讲津伤胃干烦躁的调护方法与蓄水症的主症和治法。

太阳病治当发汗,但因汗不如法,大汗出后而发生的两种情况。一是汗后表症已除,唯因胃中津伤而干燥,以致烦躁不得眠,这不是里热伤津,只须注意调护,给予少量的汤水,使其慢慢呷下,以滋润胃燥,胃中津液恢复则胃气和,胃和则烦躁自除。切不可大量恣饮,因为胃气尚弱,恣饮则易酿成蓄水症。这是病后对口渴欲饮调护必须遵循的原则。

二是汗后而表邪未尽,仍然脉浮微热,但又见到小便不利,消渴,这主要是因恣饮的缘故,饮水太多而脾不转输,膀胱水蓄则小便不利,水津不能上布则消渴,愈饮愈渴,饮不解渴,饮入之水似乎已经内消,故称消渴。此时里有蓄水,外兼表邪,治当运脾布津,温阳化气,五苓散为的对方剂。脾之输转复,膀胱气化利,则小便利而蓄水除,津液布而口渴止,里得和而表亦随解。本症小便不利,当然与膀胱有关,但是水气之所以蓄而不行,与脾的关系尤切。许多注家囿于绎腑之说,将蓄水症专属之膀胱腑症,并把五苓散看做太阳腑症的专方,未免以偏赅全。

五苓散方

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半、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

右五味,捣为散①,以白饮②和服方寸匕③,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注释】

①散:将药制成粉末,叫做散。

②白饮:米汤。

③方寸匕:古代食具之一,曲柄浅斗,状如今之羹匙。《名医别录》云:“方寸匕者,作匕正方一寸,抄散不落为度。”

【原文】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①者,五苓散主之。

【注释】

①烦渴:因渴而烦,形容渴之甚。

【译文】

发汗之后,脉象仍然浮数,并且烦渴的,用五苓散主治。

【评析】

本条补述蓄水症的另一脉症。

【原文】

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发热汗出而又口渴的,用五苓散主治;口不渴,并见四肢冷、心悸等症的,用茯苓甘草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五苓散症与茯苓甘草汤症的鉴别。

五苓散症的口渴,是因水气停蓄,脾失转输,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上布所致,已如上两条所述;本条更提出茯苓甘草汤症口不渴,以资鉴别。因为茯苓甘草汤症也是里有水汽停蓄,不过水停的部位是在胃中,水津尚能敷布,所以不渴。然而仅据不渴就断为胃中停水,证据显然不足,必须找一些其他旁参材料,如“小便利者,以饮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以及“厥阴篇”“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不难推知“心下悸”也是茯苓甘草汤症的主症。水停于胃,故治宜温胃散水。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生姜三两(切)。

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原文】

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①,五苓散主之。

【注释】

①水逆:因里有蓄水,以致饮水不能受纳,饮入随即吐出的,称为水逆症。

【译文】

太阳中风症,经过六七天而不解除,既有发热、畏寒、头痛等表症,又有心烦、小便不利等症,若出现口渴想喝水,而喝水即呕吐,这就叫水逆,用五苓散主治。

【评析】

本条讲蓄水而致水逆的症治。

本条蓄水症的病机与以上三条一样,也应具有汗出、小便不利、脉浮或浮数等脉症,未提属于省文,“有表里症”,就是这些脉症的概括。

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香豉四合(绵裹)。

右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两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桅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甘草二两(炙)、香豉四合(绵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甘草,取两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两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栀子生姜豉汤方

小灰包栀子十四个(擘)、生姜五两、香豉四合(绵裹)。

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生姜,取两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两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原文】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①胸中窒②者,栀子豉汤主之。

【注释】

①烦热:心中烦闷而热。

②胸中窒:胸中塞闷不舒。

【译文】

发汗过后,或泻下以后,出现心胸烦热不适,胸中窒塞不舒的,是热郁胸膈、气机阻滞,用栀子豉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热郁胸膈症的另一症候。

【原文】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①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

【注释】

①结痛:结塞且有痛感。

【译文】

外感病经过五六日,用了大剂泻下药以后,身热未退,且感觉心胸部结塞而痛,这是病未解除,可用栀子豉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热郁胸膈而心中结痛。

本条症状,身热不去,心中结痛,源于大下之后,这与结胸症的成因和主症颇有相似之处,但病理却迥不相同。结胸症为有形的热与水结,按之心下石硬,痛不可近,所以用大陷胸汤逐水荡实。本症为无形的热郁气滞,按之心下濡,结塞闷痛,纵然按之痛,亦很轻微,所以用栀子豉汤宣郁除烦。

【原文】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使用泻下药以后,有心烦不宁、腹部胀闷、坐卧不安症状出现的,是热郁胸膈、气滞于腹,用栀子厚朴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热壅胸腹的症治。

本症心烦与栀子豉汤症的虚烦一样,也是热郁胸膈,所不同的是,心烦的同时,又有腹部胀满,这表明热郁的程度及深入了一层,不仅郁于胸膈,而且壅于腹部,因此,不用豆豉的轻透,只用栀子的泄热以治心烦,再加厚朴、枳实以行气除满。

栀子厚朴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厚朴四两(炙,去皮)、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两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原文】

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译文】

太阳伤寒症,医生误用泻下丸药峻猛攻下,出现身热不退,轻度心烦不安,并见腹满痛便溏等中寒症的,用栀子干姜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上焦留热,中焦虚寒的症治。

本条只提到身热不去与微烦,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相较,断为热郁胸膈,还与理可通,但断为中焦虚寒,则毫无依据,唯一理由是方中用了干姜,以药测症,干姜能温中散寒,必然兼有腹满时痛等中焦虚寒症状。至于所以会发生中焦虚寒,不外乎因误用丸剂大下所致。由此可见,这些理由都不够充分。从两味药相伍来看,实际也具有苦泄辛开作用,栀子泄热,以辛温的干姜佐之,“火郁发之”,能加强宣泄郁热效果,临床用栀子干姜汤治热郁气滞的脘腹疼痛有卓效,可资佐证。

栀子姜汤方

栀子十四个(擘)、干姜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两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原文】

凡用栀子汤,病人旧微溏①者,不可与服之。

【注释】

①旧微溏:病人平素大便略微溏薄。

【译文】

凡是使用栀子豉汤,若平素病人大便稀溏的,应禁止使用。

【评析】

本条讲栀子豉汤的禁例。

临床治病选用方剂,除了必须与症情符合以外,还须注意病人的体质状况,做到因人而异,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栀子豉汤尽管不是太寒的方剂,但毕竟偏于苦寒,因此遇到脾阳较虚的病人,虽然是热郁胸膈症,也应当慎重使用,否则,就会损伤脾阳而增加新的病变。

【原文】

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①者,真武汤主之。

【注释】

①振振欲擗地:身体震颤,站立不稳,欲扑倒于地。

【译文】

太阳病,经用发汗,汗出而病未除,病人仍然发热,心慌,头晕目眩,全身肌肉跳动,身体震颤摇晃,站立不稳,像要跌倒,这是肾阳虚弱、水饮泛滥而致,用真武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肾阳虚而水气内动的症治。

【原文】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

【译文】

病人咽喉干燥的,不可用辛温发汗的方法。

【评析】

本条讲津液不足的,禁用汗法。

咽喉干燥,为津液不足的标志,虽然是太阳表症,也不可使用汗法,特别是辛温之剂,否则,就会干燥更甚,发生伤津化热的许多变症。

【原文】

淋家①,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

【注释】

①淋家:素患小便淋漓,尿道疼痛的病人。

【译文】

患淋病很久的病人,多阴虚下焦有热,不能用发汗法。若误用发汗,则会引起尿血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肾阴虚膀胱有热的,禁用汗法。

所谓淋家,指平素患有小便淋涩疼痛,并经常发作的患者,这样的人,大多肾阴虚而膀胱蕴热,如慢性膀胱炎、肾盂肾炎等。虽然具有太阳表症,断不可强发其汗,如果误用发汗,则肾阴愈虚,膀胱之热愈炽,邪热迫血妄行,就会发生尿血。

【原文】

疮家①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②。

【注释】

①疮家:久患疮疡的人。

②痓:《集韵》云“风病也”。《正字通》云“五痓之总名,其症卒口噤,背反张而瘼疚”。一作“痉”。

【译文】

平素患有疮疡的病人,虽然有表症身疼痛,也不可用发汗方法,误发其汗,就会出现角弓反张,筋脉强急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疮家营血虚少的,禁用汗法。

久患疮疡流脓流血,营血必然亏虚,虽然有表邪身体疼痛,亦不可发汗。因为营血为汗液之资源,若误用发汗,则已经不足之营血,必更加亏耗,筋脉失去濡养,而强直拘急,成为角弓反张的痓症。

【原文】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直视不能眴①,不得眠。

【注释】

①不能眴:眼睛不能转动。

【译文】

衄血许久的病人,多阴虚火旺,不能用发汗法。若误发其汗,就会出现额部两旁凹陷处的动脉拘急、两眼直视、眼球不能转动、不能睡眠的变症。

【评析】

本条讲衄家血液素亏的禁汗及汗后的变症。

衄家指经常鼻腔出血的人,由于频频出血,阴血必然亏虚,虽有可汗之症,也不可任意使用发汗方法,以免更伤其阴血。这里所说的“不可发汗”,当是指不可用辛温发汗。

【原文】

亡血家,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

【译文】

平素有失血疾患的病人,不可使用发汗的方法,误发其汗,就会发生寒栗震颤。

【评析】

本条讲平素失血的禁用汗法。

经常失血的病人,不但阴血损伤,阳气亦不充沛,即使患外感表症,也不可用发汗方法。假使误用汗法,不但阴血更伤,阳气也必更伤,阴血伤则无以营养筋脉,阳气伤则无以卫外为固,因而发生寒栗震颤的变症。其病变机制与芍药甘草附子汤症极为类似,不过彼仅恶寒,此有震颤而已。

【原文】

汗家①,重发汗,必恍惚心乱②,小便已阴疼③,与禹余粮丸。

【注释】

①汗家:平常惯会出汗的人,包括盗汗、自汗在内。

②恍惚心乱:神迷意惑,慌乱不宁。

③小便已阴疼:小便之后,尿道疼痛。

【译文】

平素常常出汗的人,再用发汗方法,就会发生心神恍惚、慌乱不宁,小便以后尿道疼痛等变症,可治以禹余粮丸。

【评析】

本条讲汗家阴阳俱虚,禁用发汗。

【原文】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

【译文】

素有内寒的病人,不能用发汗法。若反发其汗,就会使胃中虚寒更甚,出现吐蛔的症状。

【评析】

本条讲阳虚中寒的禁用发汗。

病人有寒,指平素阳气不足,中焦虚寒,虽有表症,亦不可发汗,只能温中助阳以和肌表,如径用一般的发汗方法,必致阳气外越,中阳更虚,里寒更甚,而发生吐逆。如果肠道有蛔虫寄生,则蛔虫不安而上行,可随呕吐而出。

【原文】

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

【译文】

本来应该发汗,反而治以攻下,这样治疗是错误的;如果先用发汗解表,表解以后再用下法,就不错误了。本来应该先用下法,反而治以发汗,治法是错误的;如果先用攻下,治疗方法才不错误。

【评析】

本条讲汗下先后的运用原则。

单纯的表症或里实症,不存在汗下先后问题,只有当既有表症,又有里实症病情较为复杂的情况下,究竟应当先汗还是先下,却颇值得研究,本条正是对这一治则问题作出具体的说明。一般说来,表里症同具,里实的应当先进解表,表解之后方可使用攻下。如先用攻下,就是治疗的错误。但是,也有里实症较重,而表症较轻,里甚于表,治当先用攻下以治里,如果一定要执先表后里,不知灵活运用,势必延误病机,也是治疗的错误。因此,在临床的时候,必须根据症情的轻重缓急,来决定汗、下治法,才能避免错误。

【原文】

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①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注释】

①清谷:清,古与“圊”通,清谷,就是腹泻而食物不化的意思。

【译文】

患伤寒的病人,若医生误用泻下法,使得病人断续下利不止,且不断地泻下不消化的食物,身体疼痛,此时即使表邪未除,也应先祛里邪;里邪祛后,大便恢复正常,身体仍感疼痛者,此时当急救表。救里宜用四逆汤,而救表宜用桂枝汤。

【评析】

本条讲表症兼里虚症,治应先里后表。

【原文】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方。

【译文】

病人发热头痛,脉不浮而反沉,如果症状不解,身体依然疼痛的,也应当先治其里虚,可用四逆汤方。

【评析】

本条讲表症脉沉,治当先温其里。

【原文】

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①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注释】

①冒家:头目昏冒的患者。

【译文】

太阳表症,先使用泻下法治疗而未痊愈,再用发汗法治疗,因而导致内外皆虚,有昏冒的症状出现。昏冒的病人若正能胜邪,得到汗出,汗解邪散,则可自行痊愈。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汗出邪散表气得以调和的缘故。若里气尚未调和,然后再用泻下法治其里。

【评析】

本条讲昏冒汗解的机制与汗解后里未和的治法。

太阳表症,本当治以发汗解表,反而治以泻下,这就违反了治疗原则,当然不会病愈。又用发汗的方法,治法虽然未错,但由于起先误下,在里的正气已伤,现在发汗,表邪不但不能随汗而解,反而徒伤表气,以致表里俱虚,邪仍郁滞。假使虚的程度尚未十分严重,还有奋起祛邪出表的可能,由于正虚邪郁,清阳不能上升,因而在正欲祛邪而正邪相争时,病人发生头目昏冒不清,这与汗解之前发生震颤的机制一样,也是得汗的先兆,所以在昏冒后随之汗出而表解病除。如果尚有里实症状,可以再酌用下剂以治其里实。

【原文】

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①,必先振栗汗出而解。但阳脉微②者,先汗出而解;但阴脉微③脉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调胃承气汤。

【注释】

①脉阴阳俱停:尺寸部的脉搏都停伏不见。

②阳脉微:寸脉微见搏动。

③阴脉微:尺脉微见搏动。

【译文】

在太阳病还没有解除的时候,忽然尺寸部的脉搏都停止不动,这时必先作战栗,而后汗出病解。独寸脉微见搏动的,先汗出而病解;独尺脉微见搏动的,泻下后而病解。如要使用下法,调胃承气汤比较适宜。

【评析】

本条阐述脉搏突然停伏与战汗的关系。

太阳病未解,一定有恶寒发热头痛等表症存在,脉搏也一定呈现浮象。如果病人平素正气较弱,当正气抗邪向外,与邪相争的时候,营卫之气一时郁聚不能外达,脉搏就会闭伏不显,这是欲汗之机,所以出汗之前必作战栗,正既胜邪,则周身汗出而病解,脉搏也自然恢复正常。这种脉停,仅战汗前的一时反应,瞬间即过,与气血不能运行,生机即将休止的脉绝是绝对不同的,这是必须深知的。其次,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关尺部脉停,寸部脉独微微搏动的,这是阳部邪实,病势向外,邪自汗出而解。假使寸关部脉停,尺部脉独微微搏动的,这是阴部邪实,病势向里,可用泻下方法,使里之实邪下泄而解。关于泻下的方剂,可用调胃承气汤。这种脉微,是指脉的轻微搏动,乃正气祛邪向外的反应,不应误解为阳气虚衰的微脉。

【原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①邪风②者,宜桂枝汤。

【注释】

①救:驱散的意思。

②邪风:风邪。因风必兼夹,实质属于风寒之邪。

【译文】

太阳表症,发热汗出的,即卫气浮盛于外与邪相争,卫外失固,营阴不能内守所致,治疗宜驱风散邪,用桂枝汤最为适宜。

【评析】

本条讲太阳中风症病机、治法的总结。

卫属于阳,营属于阴,卫行脉外,营行脉中,卫主固外,营主内守。没有卫气的外固,营阴就不能安居于内,势必渗泄;没有营气的内守,卫气即无所依而散越,可见营与卫是互相依存的,必须卫固于外,营守于内,营卫协调,才能肌表舒畅,腠理致密,而不致有阴弱不能自守于内,阳强不能固密于外的病变。当体表受到风邪的侵袭,卫阳必然浮盛于外,因而呈现为发热,这是卫强的缘故。另一方面,卫既因风邪而强,则腠理疏而不密,营气失去外卫,因而汗出,汗是营气所化,汗出则营阴外泄,自然相对的不足,这是营弱的原因。本症的发热汗出,由于卫强营弱,因风邪所致,因此,治疗首先应驱散风邪,桂枝汤助卫益营,解肌驱风,又为首选方剂,所以说,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

【原文】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①,胸胁苦满②,默默③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注释】

①往来寒热:恶寒时不知热,发热时不知寒,寒与热间代而作。

②胸胁苦满:谓胸胁部有苦闷的感觉,因少阳脉循胸胁,邪入其经,所以苦满。

③默默:心中郁闷不爽。

【译文】

太阳病伤寒五六日,或是中风,出现寒来热往,交替发作,胸胁部苦于闷满,静默不语,不思饮食,时而心烦喜呕。或仅胸中烦扰却不呕吐,或口中作渴,或腹部疼痛,或胁下痞塞满硬,或心下动悸而小便不利,或无口渴而体表微热,或兼有咳嗽,都可用小柴胡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小柴胡症的主症与七个或有症。

伤寒五六日中风,不是既伤寒又中风,而是说伤寒五六日,或者是感受风邪,都可以发生寒热往来等症候。往来寒热与太阳表症的恶寒发热同时并见不同,而是恶寒时不知有热,发热时不知恶寒,寒已而热,热已而寒,一来一往,交替发作,这是邪正相争,邪胜正则寒,正胜邪则热,相持互胜的缘故,为少阳病的主要热型。与疟疾近似,但疟疾的寒热有定时,或一日一次,或间日一次,或三日一次。而少阳病的寒热往来,没有固定的时间。胸胁为少阳经脉的循行部位,由于少阳气机郁滞,所以胸胁部苦于闷满。少阳胆木受邪,势必影响脾胃,脾胃之气不畅,则神情沉默,不欲饮食;胆火内扰则心烦,胆胃气逆则喜呕。这些症候,既非太阳风寒表症,也非阳明燥热里症,而是由表入里,由寒化热,表里之间的半表半里症。正由于这个特点,所以有“少阳为枢”的譬喻,从而概括其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而以小柴胡汤为主治方剂。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原文】

血弱气尽①,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一云脏腑相违其病必下,胁膈中痛小柴胡汤主之。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注释】

①血弱气尽:气血不足,正气衰弱的意思。

【译文】

气血虚弱,腠理开豁,邪气得以乘虚而入,与正气相搏结,留居在少阳经,正气与邪气相搏击,故发热、畏寒交替出现,发作与停止皆有其时;由于胆气内郁,影响脾胃,故表情沉默、不思饮食;脏与腑相互关联,肝木乘脾土,故出现腹痛。邪气在胆之上,疼痛在腹之下,这就叫邪高痛下。胆热犯胃,故出现呕吐,当用小柴胡汤主治。服了小柴胡汤后,出现口渴欲饮等阳明见症的,表示病已转属阳明,治疗必须按阳明的治法进行。

【评析】

本条讲补充说明小柴胡汤症的病因、病机,与转属阳明的症治。

【原文】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①;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②。

【注释】

①后必下重:大便时肛门部重坠。

②哕:呃逆。

【译文】

患病六七日,脉搏迟而浮弱,恶风寒,手足温暖。医生曾用泻下药两三次,因而出现不能饮食,胁下胀满而疼痛,面部、眼睛和周身皮肤均发黄,颈项强急,小便困难等。此时治以柴胡汤,必会感到肛部坠重;本来口渴饮水而呕的,或进食后发生呃逆,都不适于用柴胡汤。

【评析】

本条讲太阳病兼里虚,误下变症类似少阳,忌用柴胡剂。

本条内容可分两节:“得病六七日……手足温”为一节,追述患病的日数和原来的脉症;“医二三下之……食谷者哕”为一节,说明误下后发生的变症,及误用柴胡汤的后果。脉浮弱,恶风寒,自是桂枝症,然而桂枝症脉不迟,今兼见脉迟,并且手足不发热而是温暖,根据“脉迟为寒,为在脏”,与“太阴伤寒,手足自温”来推断,当系太阳中风症兼太阴虚寒,照理应当治以温中和表,如桂枝人参汤。医生竟屡用攻下,以致诛伐无过,中气大伤,土虚湿郁,因而发生以下一系列变症。脾胃阳伤,故不能食,土虚而肝木横逆,故胁下满痛,湿邪郁于表,故面目及身黄,湿邪滞于下,故小便不利,湿邪痹于上,故颈项强。其中不能食与胁下满痛,颇与柴胡症的不欲饮食、胸胁苦满相似,极易误作柴胡症而用柴胡汤。柴胡汤虽为和剂,但柴芩同用,毕竟偏于苦寒,以致药后脾气更伤,中气下陷,而大便下重。至于口渴,原属柴胡或有症,但此症渴而饮水则呕,乃饮停津不上承,与柴胡症的或渴完全不同,当然也不适用柴胡汤。由于脾阳衰败,胃中虚冷,还可能发生食谷者哕的变症。

【原文】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译文】

外感病,四五天过后,身体发热,怕风,颈项拘急不舒,胁下胀满,手足温暖而又口渴的,属三阳合病之症,用小柴胡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邪在由表入里过渡阶段的治法。

【原文】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译文】

伤寒症,脉浮候滞涩,沉候弦劲,按理当有腹中拘急疼痛的症状,治疗应先用小建中汤;腹痛不除的,以小柴胡汤主治。

【评析】

本条讲少阳伤寒里虚腹痛,治宜先补后和。

本条所说的阳脉、阴脉,阳指浮取,阴指沉取,也就是脉搏浮涩沉弦。涩主血虚不畅,弦主筋脉拘急,多见于木邪克土,肝脾失调的症候,腹部挛急疼痛即其常见的症状之一,所以说法当腹中急痛,似乎是据脉断症,实际也是脉症合参的诊断方法,所谓“法当”,就寓有推理、预测的精神,通过问诊,自不难得到印证。小柴胡汤本来也可治疗木邪干土的腹痛,但本症太阴虚寒较著,里虚者先治其里,因而宜用小建中汤以温养中气,且方中重用芍药,亦能制木舒挛

    标签:伤寒论更多
  • 上一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 下一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单字解释:

成语首拼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