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风》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诗意:
这首诗词以描写风景为主题,表达了对风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感慨之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中的风的动态,表达了自然界中万物运动的美妙和自然的无穷魅力。诗中的风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和活力,也象征着人生的变幻和无常。
赏析:
诗的开篇两句"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描绘了凉爽的景色,通过使用形容词"肃肃"和"凉"来展现清新的气息。接着,诗人写道"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形象地描述了风吹散烟雾,带动云雾弥漫在山门之间,展现了风的力量和自然景观的变幻。下一句"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表达了风没有固定的痕迹,但在它的运动中却似乎有着某种情感。最后两句"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将诗情引向宁静的画面,日落时山水静谧,君起身时松树发出声音,给人一种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风景和运用对比手法,展示了自然界的美妙和无限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思考。它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人与自然相融合,让读者感受到风的无形力量和大自然的神奇。这首诗词在唐代被广为传诵,对后世的文人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