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

黄庚 〔宋朝〕

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


单字解释:

暮春翻译、赏析和诗意

《暮春》是宋代诗人黄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暮春》

芳事阑珊三月时,

春愁惟有落花知,

柳绵飘白东风老,

一树斜阳叫子规。

译文:

在这三月的芳华时节,美好的事情已经渐渐消逝,

只有凋谢的花儿才能理解春天的忧愁。

柔软的柳丝在老去的东风中飘扬,

斜阳照在一棵树上,远处传来子规的啼鸣。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景色和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的开头写道“芳事阑珊三月时”,暗示着春天的美好事物已经渐渐消逝,给人以淡淡的忧伤之感。诗中提到的“春愁惟有落花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暗示着只有那凋零的花朵才能懂得春天的离别之苦。

接着,诗人以“柳绵飘白东风老”形容了东风的柔和和岁月的老去。柳丝随着东风摇曳飘扬,给人一种温柔、柔软的感觉,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最后两句“一树斜阳叫子规”,通过描绘斜阳和子规的啼鸣,传递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斜阳的倾斜和子规的啼鸣,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夜晚的来临,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离别,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流转,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凄凉之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唤起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珍惜。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黄庚其他作品

书怀

黄庚 〔宋朝〕

湖海难□鬓易丝,平生壮志与心违。一千晨外家何在,三十年前事已非。狐正首丘应待尽,鹤思华表尚忘归。书斋兀坐怀今昔,泪落西风湿客衣。

夜坐

黄庚 〔宋朝〕

世事等轻云,蘧庐寄此身。青灯少年梦,白发异乡人。按剑惊山鬼,吞丹养谷神。黄庭重读罢,吾得葆吾真。

夜坐

黄庚 〔宋朝〕

香篆烟销夜气清,篝灯开卷遣间情。半窗月落梅无影,三径风来竹有声。乐道何须图富贵,读书元不为功名。白云满榻便高卧,欹枕诗成梦不成。
成语首拼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