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是杜甫的一首唐诗,描述了作者行官在农田中修筑水利设施,确保农田灌溉的情景。
诗中,作者描绘了一个东屯大江北、百顷平如案的农田景象。六月时节,稻苗茁壮,千畦碧泉纵横交错。插秧已经完成,引水渠道也加以灌溉。作者前往方塘继续开挖渠道,断开了岸边的堤坝。这些努力旨在保证农田的灌溉,使公私农田都能够得到充沛的水源,不受干旱影响。
诗中还出现了芊芊炯翠羽、剡剡生银汉等描绘水上飞禽和水草之美的描写。鸥鸟如镜中飞出,关山云边看去,给人以宁静和悠远的感觉。
接着,秋菰成熟,收获的大米如玉粒般晶莹剔透。这些精心耕种和灌溉的努力,使得农作物丰收,并能供给下一次的旅途之需。
最后,诗中表达了作者厉行节约和珍惜粮食的决心。他在结束农田工作之后,会仔细检视剩余的谷物,防止它们滋生霉变。这体现了杜甫的为政务实和为民着想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描写农田景象以及行官修筑水利的努力,表达了作者的农田治水之志和为民谋福的决心,同时也表现了对水草、飞禽的赞美,以及对粮食的珍惜和节约的意识。这首诗桥接了自然景观和人的劳动实践,展示了杜甫作为文人官员的朴实情感和为民办事的责任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