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安州浮云寺楼寄湖州张郎中》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去年夏天雨过后,我们一起倚在红栏杆旁交谈。
当时楼下的水波,如今你去了何处。
我多么悔恨,像春天的草一样茂盛,事情与离去的孤雁相伴。
楚江岸边的柳树何尽头,离别的忧愁如同飞絮纷纷扬扬。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与湖州官员张郎中在安州浮云寺楼相聚一别的情景。诗人回顾了去年夏天与张郎中共度的时光,留恋着当时楼下的水景,而如今张郎中已经离去,他不禁感到悔恨和孤单。诗人用草多和孤鸿离去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忧伤和离别之情。最后,诗人提到楚江岸边的柳树,暗示着离别的忧愁似乎没有尽头,如同飞舞的絮飘散不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人生变迁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夏天雨后的景色和楼下的水波,展示了当时与张郎中共度美好时光的场景。而如今,时光已逝,张郎中离去,诗人内心的悔恨和孤独涌上心头。诗中的比喻和意象也增添了离别的忧愁和无尽的惆怅。楚江岸边的柳树象征着离别的苦楚,而离别的忧愁则像纷飞的絮般无处不在。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给人以深深的触动和回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