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杨柳》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鬓老边尘。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折下一枝杨柳送给思念的人的情景。诗人将这枝杨柳寄托于思念的人,以此表达自己的思恋之情。诗人感叹了一枝杨柳的珍贵,因为它带来了对故园春天的怀念。虽然景象延迟了,但是芬芳的春天却比不上新生的春天。此外,诗人还感到担忧的是那些身在征戍的士兵们,而自己也将容颜老去,积满边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念之情。杨柳作为春天的代表,常常与离别、思念等情感联系在一起。纤细的杨柳被诗人当作是特别珍贵的礼物来送给思念的人,显示出他对对方的情感深厚。诗中的故园春天形容了诗人怀念故乡的情绪,将杨柳与故园的美好联系起来,加深了对离乡别井的思乡之情的表达。
同时,诗人通过形容迟景不如新景以及杨柳的凋零,表达了光阴易逝,花开花谢的无常,暗示了人生的脆弱和短暂。而关于征戍客和容颜老去的描写,则暗示了诗人的忧伤和忧虑,表达了他对国家和自身命运的担忧。
整首诗以杨柳为线索,通过对情感、时间和人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复杂而深沉的内心感受,让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园和人生的思考与眷恋。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一名博物,谥文献。汉族,唐朝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唐朝开元年间名相,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七岁知属文,唐中宗景龙初年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唐玄宗开元时历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中书令。母丧夺哀,拜同平章事。是唐代有名的贤相;举止优雅,风度不凡。自张九龄去世后,唐玄宗对宰相推荐之士,总要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张九龄一直为后世人所崇敬、仰慕。
张九龄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诗风清淡,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有《曲江集》。誉为“岭南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