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天聪洞

薛嵎 〔宋朝〕

天听本非耳,形容独费吟。

岂伊空凿团,能探杳冥心。

混沌开中窍,空虚纳众音。

下临千仞险,当暑骨毛森。


单字解释: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天聪洞翻译、赏析和诗意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天聪洞》是宋代薛嵎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词通过描绘游览雁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听本非耳,形容独费吟。

岂伊空凿团,能探杳冥心。

混沌开中窍,空虚纳众音。

下临千仞险,当暑骨毛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天聪洞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的开篇,“天听本非耳,形容独费吟”,表达了诗人对天聪洞这个自然景观的赞美。诗人认为,天聪洞并非凭借耳朵所能感知,而是需要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用心去感受和领悟。这里的“费吟”可以理解为付出了心思和精力的吟咏,强调了艺术创作的难度和诗人的专注与投入。

接下来的两句“岂伊空凿团,能探杳冥心”,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诗人认为,凭借一己之力,是无法完全探索深奥的艺术内涵的,需要在艺术的世界中有所发现和体悟。这里的“杳冥心”可以理解为深奥的心灵或内心深处的秘密。

下一句“混沌开中窍,空虚纳众音”,通过描绘天聪洞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宇宙之奥秘的思考。混沌象征无限的可能性和未知,而“中窍”则指的是天聪洞的洞穴。诗人认为,这个洞穴是一个可以通向宇宙奥秘的通道,象征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思考。

最后两句“下临千仞险,当暑骨毛森”,形象地描绘了登临天聪洞时的险峻和恢弘景象。诗人用“千仞险”形容高山峻岭,表达了一种壮丽而险峻的氛围。同时,“当暑骨毛森”也传达了临丛林高山之际的炎热和紧张感。

整首诗词通过对天聪洞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仰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对宇宙奥秘和艺术创作的思考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薛嵎其他作品

山居十首

薛嵎 〔宋朝〕

深涧游群鱼,高树鸣幽禽。山中白日长,同此逍遥心。脱粳香可炊,浊酒聊自斟。过兹非所求,孰为升与沉。

冬日杂言五首

薛嵎 〔宋朝〕

布被烘来暖似汤,蒙头高卧未昏黄。道人不是贫鼾睡,省事门中第一方。

冬日杂言五首

薛嵎 〔宋朝〕

鹤唳柴门月过墙,梅花如雪满林香。风光直许闲人占,不耐闲人夜亦忙。
成语首拼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