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峡》是唐代杨炯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长江三峡之中的巫峡景色以及诗人对巫峡的赞美和思考。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江三峡七百里,唯有巫山峡最长。
重重岩壁幽深无尽,叠叠峰峦耸入苍苍。
绝壁横跨天险绝,莓苔如锦点缀其上。
夜晚入峡依然明亮,没有风浪激荡狂。
忠诚是我所坚守的信念,乘舟而行也无所畏惧。
可以涉渡砥柱峰,可以漂浮吕梁岸。
美人如今何方去,只有灵芝草犹香。
山谷空空夜猿啸,征客泪水沾湿衣裳。
诗意:
《巫峡》以长江三峡之一的巫山峡为背景,通过描述巍峨陡峭的山峰、险峻的崖壁和宁静的水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诗人以壮丽的自然景色为引子,表达了自己坚守忠诚信念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和逝去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境遇相结合,以峡谷的险峻和蜿蜒曲折的河流作为比喻,表达了人生道路中的坎坷和挑战,以及对自己坚持不懈的勇气与决心。
赏析:
《巫峡》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展示了巍峨险峻的山峰和峡谷的壮丽景色。诗人运用形象生动的词语和对比手法,使诗句凝练而富有感染力。诗中的“重重岩壁幽深无尽,叠叠峰峦耸入苍苍”描绘了巫峡的险峻和壮观。而“绝壁横跨天险绝,莓苔如锦点缀其上”则表现出了峡谷中不同高度的峰峦和岩壁上绿意盎然的莓苔,给人以美的享受。
诗中抒发了诗人坚守忠诚信念的决心,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和逝去恋人的思念之情。诗句“忠诚是我所坚守的信念,乘舟而行也无所畏惧”,表达了诗人对忠诚的坚守和对人生道路的无畏,体现出他积极向前的精神。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逝去美好和爱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感慨和无奈。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载体,通过描绘山水之美,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将自然景色与人生经历相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交融和对人生境遇的思索。这首诗词以其形象鲜明、意境深远的描写方式,使人们能够感受到自然景观的壮丽和诗人内心情感的丰富,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生命和人生道路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杨炯(约650—约693),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唐代文学家,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
杨炯自幼聪敏博学,唐显庆四年(659年)应童子举及弟,翌年待制弘文馆,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应制举,补秘书省校书郎,唐永淳元年(682年)擢为太子(李显)詹事司直,唐垂拱二年(686年)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唐如意元年(692年)任盈川令,约如意二年(693年)卒于任上。
杨炯文学才华出众,善写散文,尤擅诗。现存诗30余首,以五言见长,多边塞征战诗篇,所作如《从军行》《出塞》《战城南》《紫骝马》等,气势轩昂,风格豪放,表现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在艺术上,对仗工整,音韵合律,既有律诗的严谨之风,又有乐府诗的明快特色。其他唱和、纪游的诗篇则无甚特色,且未尽脱绮艳之风。另存赋、序、表、碑、铭、志、状等50余篇。杨炯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的诗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明代童佩辑有《杨盈川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