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白日半西山

李世民_古诗文网 李世民 〔唐朝〕

红轮不暂驻,乌飞岂复停。

岑霞渐渐落,溪阴寸寸生。

藿叶随光转,葵心逐照倾。

晚烟含树色,栖鸟杂流声。


单字解释: 西

赋得白日半西山翻译、赏析和诗意

《赋得白日半西山》是唐代文人李世民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下面是对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红轮不暂驻,乌飞岂复停。

岑霞渐渐落,溪阴寸寸生。

藿叶随光转,葵心逐照倾。

晚烟含树色,栖鸟杂流声。

诗意:

诗人通过描绘夕阳西下的景象,表达了时间不停止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红日不停留,乌鸦不停歇,表示白天的终结和黑夜即将降临。岑霞渐渐消失,溪水边的阴影渐渐显现,展示了自然环境的变化。藿叶随着阳光转动,葵花随着阳光倾斜,体现了自然中微小的变化。晚霞中含有树木的颜色,栖息的鸟儿发出杂流的声音,描绘了夜晚降临时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夕阳西下的美景,同时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通过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细节的展示,读者可以感受到时间的转瞬即逝和自然环境的变动。诗中的情景描写细腻而生动,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感悟。每一句都独立完整,但又相互关联,构成了一幅壮美的夕阳景象。

诗人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比拟,使景物更具有形象感和感染力。通过对藿叶和葵心随阳光的转动和倾斜的描绘,折射出时间的流动和事物的变化。整首诗情感平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深思和生命的无常。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美丽与变幻,同时也触发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

李世民其他作品

冬宵各为四韵

李世民 〔唐朝〕

雕宫静龙漏,绮阁宴公侯。珠帘烛焰动,绣柱月光浮。云起将歌发,风停与管遒。琐除任多士,端扆竟何忧。

谒并州大兴国寺诗

李世民 〔唐朝〕

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梵钟交二响,法日转双轮。宝刹遥承露,天花近足春。未佩兰犹小,无丝柳尚新。圆光低月殿,碎影乱风筠。对此留馀想,超然离俗尘。

赋得白日半西山

李世民 〔唐朝〕

红轮不暂驻,乌飞岂复停。岑霞渐渐落,溪阴寸寸生。藿叶随光转,葵心逐照倾。晚烟含树色,栖鸟杂流声。
成语首拼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