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译文:
洛阳昔陷没,胡马犯潼关。
洛阳曾经沉没,胡马入侵潼关。
天子初愁思,都人惨别颜。
天子初次感到忧虑,都城的人们悲痛离别。
清笳去宫阙,翠盖出关山。
清晨笛声飘出宫阙,翠绿的帷幕随着离关而去。
故老仍流涕,龙髯幸再攀。
老人仍然流泪,希望能再次攀登龙门山。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时期洛阳被外敌侵略的情景,以及天子和百姓的忧虑和悲痛。作者通过描述清晨的笛声和翠绿的帷幕,表达了对洛阳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作者以老人的眼泪和希望再次攀登龙门山来表现对洛阳的深情厚爱。
赏析:
杜甫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其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著称。这首诗以洛阳为背景,描绘了唐朝时期的动荡和不安。作者通过描绘清晨的笛声和翠绿的帷幕,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洛阳的怀念。最后,作者以老人的眼泪和希望再次攀登龙门山来表现对洛阳的深情厚爱。这首诗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是杜甫诗歌的代表作之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