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雉诗》是班固创作的一首诗词,属于两汉时期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白雉诗》中文译文:
启灵篇兮披瑞图。
获白雉兮效素乌。
嘉祥阜兮集皇都。
发皓羽兮奋翘英。
容洁朗兮于纯精。
彰皇德兮侔周成。
永延长兮膺天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白雉为主题,表达了吉祥、吉利的意象,并以此来寄托对皇帝的美好祝愿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许。
诗的开头,班固写道:“启灵篇兮披瑞图。”这句话意味着诗人要展开一篇有启示作用的篇章,揭示吉祥的图谱。接着,他提到“获白雉兮效素乌”,白雉是一种祥瑞的鸟类,传说中能够预示吉祥和幸福。班固以白雉为榜样,希望自己能够效仿它的美好品质。
在接下来的几句中,班固描绘了嘉祥阜集皇都的景象。嘉祥阜指的是一座吉祥的小山,皇都则代表着帝王的都城。这里通过描述吉祥的地方与权力中心相结合,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皇帝权威的向往。
接着,诗人描述了白雉展翅奋飞的景象:“发皓羽兮奋翘英。”白雉羽毛洁白明亮,展示了它高贵纯洁的品质。这里班固借用白雉的形象,来表达对皇帝崇高的德行和崇高的品质的赞美。
最后两句“容洁朗兮于纯精,彰皇德兮侔周成,永延长兮膺天庆。”表达了对皇帝的美德和功绩的赞美。班固希望皇帝的美德能够传承和延续,获得天地的庆祝和赞美。
总体来说,班固的《白雉诗》通过描绘白雉的形象,寄托了对皇帝的美好祝愿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通过将白雉的品质与皇帝的德行相比拟,表达了对皇帝高尚品质和功绩的赞美。这首诗以充满吉祥意象的词语和形象,展现了班固对帝王和国家的崇敬和祝福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班固(32年—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班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
建武三十年(54年),班彪过世,班固从京城迁回老家居住,开始在班彪《史记后传》的基础上,撰写《汉书》,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中基本修成。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大将军窦宪率军北伐匈奴,班固随军出征,任中护军,行中郎将,参议军机大事,大败北单于后撰下著名的《封燕然山铭》。后窦宪因擅权被杀,班固受株连,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岁。
班固一生著述颇丰。作为史学家,《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前四史”之一;作为辞赋家,班固是“汉赋四大家”之一,《两都赋》开创了京都赋的范例,列入《文选》第一篇;同时,班固还是经学理论家,他编辑撰成的《白虎通义》,集当时经学之大成,使谶纬神学理论化、法典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