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词是李世民在唐代谒见并州大兴国寺之后写下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回朝游福地,远望欣赏芳晨。
梵钟分两次敲响,法轮转动。
远眺宝刹沐露,近观天花如春。
尚未佩戴兰花,仍然无嫩柳。
明亮的光芒洒在低矮的月亮殿堂,碎影在风中乱舞。
面对这一切,心中留下思考,超然离开尘世烦扰。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李世民游离俗世,前往并州大兴国寺的情景。他在清晨时分欣赏到大寺庙的美景,其中包括梵钟的声音、法轮的转动、宝刹上的露水和饰有天花的花园。李世民感叹着这些景色之美,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崇敬。
赏析:
整首诗词用字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绘寺庙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特别是诗中运用了宝刹、梵钟、法轮等佛教的象征元素,增强了诗词的神圣气息。诗人运用对比手法,将远景和近景相结合,在表现上更加生动。整首诗词略带禅意,表达出诗人超然于纷繁尘世的心境,使人心生向往和宁静之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公元626年7月2日(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自己的兄长太子李建成、四弟齐王李元吉及二人诸子,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不久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为帝之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公元649年7月10日(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