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引水》的中文译文如下:
月照峡谷,高山顶上云雾缭绕,峭壁上的乱石嶙峋,俗庸的人们却没有井水可取。屈原被流放在此,沮洳而归,心灵悲伤。鱼儿由于水源问题,也移居到其他地方,它们充满智慧地节约力量。白帝城西边,有成千上万的竹子蔓延,象征着繁荣。接管引水的水管并不通畅,水流被嘴巴阻挡住。人们的一生中常常受到困扰,生活的理想难以实现,斗争异常艰辛。水流受到阻碍,为何不去疏通清淤,以畅通百忧?
这首诗以月照峡谷和白帝城等景物为背景,传达了作者对于生活中困境的思考和对于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思考。作者通过描绘峡谷的景象和水流受阻的情景,表达了人生常常面对繁琐、困难的现实,生活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之情。作者通过脍炙人口的景物和情境,以及为生活所困的形象,使诗意更加生动、引人深思。这首诗意蕴含深厚,赏析时需要反思人生和现实,思考如何应对困难并追求内心的理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