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鸡鸣风雨潇》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鸡鸣风雨潇潇,侧身天地无刘表。
在风雨交加的晨曦里,鸡鸣声响彻云霄,但我却感到自己微不足道,无法在天地间留下任何痕迹。
啼鹃迸泪,落花飘恨,断魂飞绕。
哀鸟啼鸣,泪水涌出,落花随风飘舞,萦绕着断绝的思念。
月暗云霄,星沉烟水,角声清袅。
月色黯淡,星辰隐没在烟雨之中,角声清脆悠扬。
问登楼王粲,镜中白发,今宵又添多少。
询问登上楼阁的文人王粲,镜中的白发岁月已增添了多少。
极目乡关何处,渺青山髻螺低小。
远眺乡关在何方,遥望着青山,头上的发髻像螺旋般低垂。
几回好梦,随风归去,被渠遮了。
多少次美好的梦境,随风而去,被现实的沟渠所阻隔。
宝瑟弦僵,玉笙指冷,冥鸿天杪。
宝瑟的琴弦僵硬,玉笙的音调冷冽,黑鸿鸟飞至天际。
但侵阶莎草,满庭绿树,不知昏晓。
但是阶前的莎草仍然茂盛,庭院中充满了翠绿之色,不知道天色已是黄昏或者拂晓。
这首诗词以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寂寥悲凉的景象,以表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在风雨交加的天地之间,作者感到自己微不足道,无法在世间留下痕迹。诗中通过描绘鸟鸣、落花、月色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无法实现的愿望的悲伤之情。同时,诗中还隐含了对现实的无奈和对命运的反思,以及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思考。整首诗以意境优美、音韵悠扬的语言,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情感和对人生的深沉思索。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处州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元至顺间举进士。博通经史,尤精象纬之学,时人比之诸葛亮。至正十九年(1359),朱元璋闻刘基及宋濂等名,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
朱元璋即皇帝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尝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十一月封诚意伯,岁禄240石。四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惟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寻以旧憾为左丞相胡惟庸所讦而夺禄。入京谢罪,留京不敢归,以忧愤疾作,胡惟庸曾派医生探视。八年,遣使护归,居一月而卒。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
刘基佐朱元璋平天下,论天下安危,义形于色,遇急难,勇气奋发,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