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身头面间,所用盖有长。
两耳主於聪,两目主於光。
维鼻主於嗅,维舌主於尝。
以耳辨黑白,以目分宫商。
以鼻识酸咸,以舌闻嗅香。
各各反尔用,安得无悲伤。
此能而兼彼,自劳由不量。
寄言世上人,欣欣蹈其常。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人类感官的重要性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通过描述人体感官器官的功能,探讨了它们各自的作用和相互配合的关系。他提到了耳朵的聪明、眼睛的明亮、鼻子的嗅觉和舌头的味觉等感官,以及它们在感知世界中的不同作用。诗人认为这些感官的使用会带来喜悦,但同时也会带来悲伤和疲劳。最后,诗人寄语世人要珍惜自己的感官,欣然接受生活的常态。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感官的思考和对生活的认识。诗人通过诗句的排列和对比,将人体感官的作用和特点逐一展示出来。他用耳朵聆听黑白的声音,用眼睛辨别宫商的音调,用鼻子嗅出酸咸的气味,用舌头品味香气的芬芳。通过这些描写,诗人强调了感官在感知世界中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表达了对感官的反思。他认为,尽管感官的使用能够带来欢乐,但同时也会带来悲伤和疲劳。这种疲劳是由于感官的使用过度而产生的。诗人通过“自劳由不量”这句话,暗示了人们应当适度地运用感官,避免过度消耗精力。
最后一句寄语世人,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们应当珍惜和喜悦感官的态度。他希望人们能够欣然接受生活的常态,体验感官带来的喜悦,同时也要明智地运用感官,避免过度消耗自己的精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通过对感官的描写和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认知和对感官的珍视。它引发人们对于感官的思考,提醒人们要善待自己的感官,以及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保持平衡和恰如其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