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法性寺六祖戒坛》是唐代诗人李群玉创作的,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初地无阶级,余基数尺低。
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
惊俗生真性,青莲出淤泥。
何人得心法,衣钵在曹溪。
诗意:
此诗描述了法性寺六祖戒坛的景象。诗人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佛教的居士地——法性寺。诗中通过对阶级与高低的描述,表达了初入佛门者低微的地位,天香、茉莉开放以及梵树落下菩提,象征着佛法的启迪与成就。而惊俗生真性、青莲出淤泥则是强调佛法能够使人超越庸俗,发掘真性,涅槃重生。最后两句表达了无论谁能获得内心的法门,都需要尊崇、学习曹溪的衣钵传承。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佛教禅宗内涵,通过对景象的描绘,流露出作者对佛法的向往和敬畏之情。描写的“初地无阶级”,表达了初入佛门者的平等地位,强调了人们在追求佛法道路上的相互扶持与共同奋斗;“天香开茉莉,梵树落菩提”则是以花香和菩提树的形象,意味着佛教的启发和灵性的觉醒。接下来的“惊俗生真性,青莲出淤泥”,突出了佛法对个体的改造,以及从世俗中升华出真正的自我。最后两句中,“何人得心法,衣钵在曹溪”,则是强调修行者必须寻找到真正的佛法传承和指导,曹溪则是当时佛教禅宗的重要道场。整首诗的情感温暖、内涵丰富,流露着佛教教义的博大和境界的超越,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李群玉,唐代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但他“一上而止”,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