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十二首

方回 〔宋朝〕

风高紫兰摧,雪近黄菊槁。

物理有代谢,焉得长美好。

古圣毓庶物,必欲使寿老。

不幸凶短折,岂若保终考。

庄生强齐物,妄谓彭聃夭。

龟鹤动千龄,难与蜉蝣道。

什袭夜光璧,谁忍碎兹宝。

我评菊与兰,终胜百凡草。


单字解释:

杂兴十二首翻译、赏析和诗意

《杂兴十二首》是宋代诗人方回创作的一组诗词,下面是这组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风高紫兰摧,雪近黄菊槁。

风势猛烈,摧毁了紫色的兰花;雪花临近,黄色的菊花凋零。

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和无常,以花卉为象征,表达了事物的生命力有限,美好的状态难以长久。

物理有代谢,焉得长美好。

万物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又怎能长久地保持美好的状态呢?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于人事物变迁不可避免的认识,强调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性。

古圣毓庶物,必欲使寿老。

古代圣贤培育万物,总是希望它们能够长寿。

这句诗表达了古代智者对于事物长久存在的愿望,表现了人们对于长寿的向往和追求。

不幸凶短折,岂若保终考。

不幸的事物往往会短暂而消逝,又何必坚持追求永恒呢?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于追求永恒的观念的反思,认为人们应该接受事物的短暂性,不必过于追求长久。

庄生强齐物,妄谓彭聃夭。

庄子曾说万物相互依存,它们之间没有高低之分;但这种观念却被人们误解为彭公的早逝。

这句诗引用了庄子的思想,指出了人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可能存在的偏差和误解。

龟鹤动千龄,难与蜉蝣道。

龟和鹤活动了千年,与蜉蝣的寿命无法相比。

这句诗通过对比不同寿命的生物,表达了人类的寿命短暂与大自然中长寿生物的对比,强调了人们对于寿命的珍贵和渺小感。

什袭夜光璧,谁忍碎兹宝。

晚上袭击夜光璧的贼,谁能忍心破坏这宝物。

这句诗以夜光璧为象征,表达了对珍贵事物的保护和珍视,批判了那些贪图短暂利益而破坏宝贵物品的行为。

我评菊与兰,终胜百凡草。

我评价菊花和兰花,认为它们胜过其他百草。

这句诗表达了对菊花和兰花的赞美,认为它们在众多花草中独具特色,代表了高洁和美好。

这组诗词通过对自然和人事物的观察,以及对古代智者思想的引用,表达了人们对于事物短暂性和生命脆弱性的思考,以及对于珍贵事物的保护和追求美好的态度。这组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于生命和事物变迁的思考,以及对于美好与短暂性的认识。它们引用了庄子的思想,表达了对于长寿和珍贵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批判了人们过于追求永恒和短视的行为。通过自然界和人事物的对比,诗词展现了人类存在的渺小与自然长久的对比,强调了生命的无常和珍贵。最后,作者对菊花和兰花的赞美,体现了对纯洁和美好的追求,以及对于卓越品质的认可。

这组诗词整体上以简练的语言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事物短暂性和生命脆弱性的认识,以及对于珍贵与美好的追求。读者在赏析时可以通过诗词中的对比和象征来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保护。同时,这组诗词也引发了对于人类存在的思考,对于追求长寿和追求永恒的观念进行了反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对于美好事物给予足够的关注和呵护。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方回其他作品

秋晚杂书三十首

方回 〔宋朝〕

吾年志学初,故已嗜为诗。三霜当六十,无复一黑髭。生事置堕甑,世故愕败棋。独喜五柳作,时时一哦之。□□其犹龙,隐见不可羁。道人结净社,刺史遗酒赀。亲狎□□□,亦不作岸崖。永言想遐{左足右属},终老茅檐栖。

秋晚杂书三十首

方回 〔宋朝〕

昔闻有烈士,哀歌缺唾壶。衰暮心不已,徇名殆忘躯。我老讵复尔,一壑不愿余。外物百无嗜,惟喜读我书。空樽已绝沥,寒庖仅微蔬。儿啼得非馁,尘编聊自娱。弊庐匪无山,犹兹寄城隅。车马不至处,愿言迁林居。

秋晚杂书三十首

方回 〔宋朝〕

世运日已季,帝王降而霸。人品亦复然,穷极事狙诈。孟坚列九等,三三以相亚。圣有生而知,愚至不可化。吾谓上上人。老死守田舍。远迹牛豕间,胼胝事耕稼。彼昏慕鼎食,厥价下之下。何待临伏锧,然后发悲咤。
成语首拼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