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卫

顾炎武_古诗文网 顾炎武 〔清朝〕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

长将一寸身,衔木到终古?

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

呜呼!君不见,西山衔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单字解释:

精卫翻译、赏析和诗意

这首诗词是清代顾炎武所作,题为《精卫·万事有不平》。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事皆有不平之处,你为何自苦不已;

长久以来,我身躯虽微小,却将木材衔来直至终古?

我愿意平息东海的波澜,即使身体沉入海底,心志依旧坚定;

大海无法平静,我内心也没有绝望的时刻。

唉呼!你是否没有看到,西山上众多鸟儿衔着木材,鹊鸟来去自由地筑巢。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不平事物的感慨和自己坚韧不屈的精神。诗中的“精卫”是一种传说中的鸟,被描述为一只能衔着木材填海的鸟,它不畏艰险地努力改变现状。诗中的“精卫”象征着顽强的斗志和不屈的精神,而作者则通过这首诗词表达了自己对不平事物的愤慨和自己积极向上的态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作者通过对精卫的描绘,寄托了自己对不平事物的不满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他愿意像精卫一样,不畏困难,不改初衷,为了平息东海的波涛而努力。诗中的呼唤和自问,以及对西山上众多鸟儿的描绘,更加凸显了作者心中的坚定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传达出了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表达了对不平事物的不满以及对改变现状的决心。它鼓励人们在面对不公正和困难时保持乐观、积极,并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同时,它也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对自身能力的自信。这首诗词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给予读者积极的思考和激励。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行、治学与经世为一。诗多伤时感事之作。

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其他作品

过苏禄东王墓

顾炎武 〔清朝〕

丰碑遥见炳奎题,尚忆先朝宠日殚。世有国人供洒扫,每勤词客驻轮蹄。九河水壮龙狐出,十二城荒向鹤栖。下马一为郯子问,中原云鸟正凄迷。

五台山

顾炎武 〔清朝〕

东临真定北云中,盘薄幽并一气通。欲得宝符山上是,不须参礼化人宫。

秋山

顾炎武 〔清朝〕

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已。烈风吹山冈,磷火来城市。天狗下巫门,白虹属军垒。可怜壮哉县,一旦生荆杞。归元贤大夫,断脰良家子。楚人固焚麇,庶几歆旧祀。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叹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
成语首拼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