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

汪精卫_古诗文网 汪精卫 〔近代〕

后山诗句古今传,我更拈花一惘然。

古色最宜邀冻石,孤标只合耦冰仙。

淡黄月色无风夜,凝碧池光欲雪天。

着此数枝更清绝,不辞耐冷立阶前。


单字解释:

蜡梅翻译、赏析和诗意

《蜡梅》是近代作家汪精卫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后山诗句古今传,

我更拈花一惘然。

古色最宜邀冻石,

孤标只合耦冰仙。

淡黄月色无风夜,

凝碧池光欲雪天。

着此数枝更清绝,

不辞耐冷立阶前。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蜡梅的赞美和感慨。蜡梅是一种花卉植物,开放在寒冷的冬季,象征坚强和坚持。诗人通过描绘蜡梅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和人生哲理。

赏析:

诗的开篇表达了后山的诗词传世,意味着通过文字和艺术,古代的诗句能够流传至今。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更喜欢拈花一笑的心境,暗示了他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描绘了蜡梅的特点。蜡梅色泽古朴,与冻石相邀,形成古色古香的景象。蜡梅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与冰仙相互呼应,传递出一种高洁、纯净的意象。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淡黄的月光下,无风的夜晚,凝碧的池塘反射着月光,宛如欲降下雪的天空。这种冷静、静谧的景象与蜡梅的坚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蜡梅的赞美之情。数枝蜡梅更加清秀绝伦,不畏寒冷,坚持矗立在阶前。这种形象象征了诗人对坚强意志和追求卓越的崇敬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蜡梅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坚持、高洁、纯净以及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追求和赞美。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的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同时也启示读者要坚守信念,追求卓越。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汪精卫

汪兆铭(1883年-1944年),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

汪精卫其他作品

蜡梅

汪精卫 〔近代〕

后山诗句古今传,我更拈花一惘然。古色最宜邀冻石,孤标只合耦冰仙。淡黄月色无风夜,凝碧池光欲雪天。着此数枝更清绝,不辞耐冷立阶前。...

虞美人 其一

汪精卫 〔近代〕

周遭风雨城如斗,凄怆江潭柳,昔时曾此见依依,争遣如今憔悴不成丝。等闲历了沧桑劫,枫叶明于血,欲怜画笔太缠绵,妆点山容水色似当年。...

狱中杂感

汪精卫 〔近代〕

煤山云树总凄然,荆棘铜驼几变迁。行去已无干净土,忧来徒唤奈何天。瞻乌不尽林宗恨,赋鹏知伤贾傅年。一死心期殊未了,惑头须向国门悬。...
成语首拼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