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中文译文:
长久记得与君分别,丹凤九层城。归来故乡,忧思忧愁望似无边。今夜不知是何夜,得与寒潭烟舟相伴,俯身一笑,尽显明亮。
有酒就应该喝醉,无事就不要牵情。寻花去,离开稀疏的竹林,一枝横过。与君一起吟唱风月,决不辜负一生之间的时光。无论何处,车尘永远无法到达,只有那江天如此,谁愿意用浮名来换取。只是怕买山而隐遁,却仍要努力修炼丹药来成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熹的作品,以水调歌头的形式写出了离别情思和自我追求的主题。
诗的开头,作者回忆起与朋友的分别,相伴时的欢笑已经变成了心中的牵挂和忧虑。回到故乡后,面对无边的忧思和愁望,作者感到难以平静。
诗中的一些表达手法,比如以“今夕不知何夕”来表达时间的难以把握,以及船在寒潭上航行的意象表明了作者的心境。他感到自己的人生如同船行寒潭一般,处在不确定和艰难的状态中,但他用一个微笑来勉力表达内心的明亮和坚强。
诗中还运用了对比和对立的手法,比如有酒应该醉,无事不牵情,寻花去,一枝横过等等,来凸显作者对美好生活和追求的态度。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名利和功名的不屑和嫌弃,认为江天的自由和宁静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目标。他宁愿隐居山林,专心修炼丹药来实现内心的追求,而不是追逐虚浮的名利。
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离愁和追求,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无足轻重态度,给读者留下了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