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狱中杂感》是近代作家汪精卫所写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煤山云树总凄然,
荆棘铜驼几变迁。
行去已无干净土,
忧来徒唤奈何天。
瞻乌不尽林宗恨,
赋鹏知伤贾傅年。
一死心期殊未了,
惑头须向国门悬。
中文译文:
煤山上的云和树都显得凄凉,
荆棘和铜驼经历了多少变迁。
离开故土已无处安身,
忧虑时来只能空呼唤上天。
展望乌鸦,看不尽林宗的愤恨,
赋诗给凤凰,知道伤害贾谊和傅说的岁月。
一颗渴望死去的心依然没有了结,
困惑的头脑必须向国门仰望。
诗意和赏析:
《狱中杂感》是汪精卫在狱中所写,表达了他在囹圄之中的复杂思绪和内心的挣扎。诗中的煤山、云树、荆棘和铜驼都是象征性的意象,代表着世间的冷酷和变迁。作者离开故土之后,已经找不到干净的土地可以安身,而当忧虑来临时,他只能徒劳地向天空呼喊。
诗中提到的乌鸦和凤凰,分别代表了林则徐和贾谊和傅说这两位历史上的忠臣。作者通过展望乌鸦,感受到了林则徐的无尽恨意,而赋诗给凤凰,则是理解了贾谊和傅说在历史长河中的伤痛。尽管作者心中渴望死去,但他认为自己的心愿还未实现,他的困惑和迷茫必须面向国门去思考。
整首诗词透露着作者在狱中的孤独、无助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面对困境,作者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和思考,也有对未来的迷茫和困惑。这首诗词以其深沉的情感和思考引发人们对汪精卫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汪兆铭(1883年-1944年),祖籍浙江山阴(原绍兴县),出生于广东三水,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早年投身革命,曾谋刺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袁世凯统治时期到法国留学。回国后于1919年在孙中山领导下,驻上海创办《建设》杂志。1921年孙文在广州就任大总统,汪精卫任广东省教育会长、广东政府顾问。1924年任中央宣传部长。后期思想明显退变,于抗日战争期间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沦为汉奸。1944年在日本名古屋因“骨髓肿”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