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不相离】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生死不相离】出处

出自 唐朝 王建《求友》

【生死不相离】的全诗

《求友》

鉴形须明镜,疗疾须良医。若无傍人见,形疾安自知。

世路薄言行,学成弃其师。每怀一饭恩,不重劝勉词。

斅学既不诚,朋友道日亏。遂作名利交,四海争奔驰。

常慕正直人,【生死不相离】。苟能成我身,甘与僮仆随。

我言彼当信,彼道我无疑。针药及病源,以石投深池。

终朝举善道,敬爱当行之。纵令误所见,亦贵本相规。

不求立名声,所贵去瑕玼。各愿贻子孙,永为后世资。


单字解释:

【生死不相离】平仄韵脚

拼音:shēng sǐ bù xiāng lí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韵脚:(平韵)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求友》翻译、赏析和诗意

鉴于形势需要镜子,良医治病需要。

若无旁人见,身体疾病怎么知道自己。

世路少言语行为,学习成功抛弃了他的军队。

常常一吃恩,不加劝勉词。

学学既不真诚,朋友道天亏损。

于是作名利交,四海之内都争着跑。

常常思慕正直人,生和死不分离。

如果能成我的生命,甘和僮仆跟随。

我说他们应该相信,他说我毫无疑问。

针药到病的根源,用石头扔深池。

整天举善的道路,我爱要走的。

即使错误所见,也重视本相规。

不要求建立名声,所以贵去瑕点瑕疵.他们希望留给子孙,永为后世提供。

* 此部分翻译来自百度,仅供参考

王建

王建(768-835),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朝诗人。

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约64岁为光州刺史。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其诗题材广泛,同情百姓疾苦,生活气息浓厚,思想深刻。善于选择有典型意义的人、事和环境加以艺术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现实,揭露矛盾。多用比兴、白描、对比等手法,常在结尾以重笔突出主题。体裁多为七言歌行,篇幅短小。语言通俗凝练,富有民歌谣谚色彩。名篇如《田家行》、《水夫谣》、《羽林行》、《射虎行》、《古从军》、《渡辽水》、《田家留客》、《望夫石》等。他又以“宫词”知名。他的“宫词”百首,突破前人抒写宫怨的窠臼,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描写唐代宫中风物和宫廷生活,是研究唐代宫廷的重要材料。其五、七言近体中,有些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宦况之作,情思感人,但杂有消极颓废思想。他的绝句则清新婉约。还写过《宫中三台》、《江南三台》等小令,为中唐文人词的重要作者之一。今存有《王建诗集》、《王建诗》、《王司马集》等本及《宫词》1卷。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