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宋朝 辛弃疾 的《鹧鸪天·博山寺作》
不向长安路上行。
却教山寺厌逢迎。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宁作我,岂其卿。
人间走遍却归耕。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zhè gū tiān bó shān sì zuò
鹧鸪天·博山寺作
bù xiàng cháng ān lù shàng xíng.
不向长安路上行。
què jiào shān sì yàn féng yíng.
却教山寺厌逢迎。
wèi wú wèi chù qiú wú lè, cái bù cái jiān guò cǐ shēng.
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
níng zuò wǒ, qǐ qí qīng.
宁作我,岂其卿。
rén jiān zǒu biàn què guī gēng.
人间走遍却归耕。
yī sōng yī zhú zhēn péng yǒu, shān niǎo shān huā hǎo dì xiōng.
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不向长安路上行”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不向长安路上行”出自宋朝诗人辛弃疾的 《鹧鸪天·博山寺作》,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