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把琵琶半遮面】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

【犹把琵琶半遮面】出处

出自 宋朝 释绍昙《颂古五十五首》

【犹把琵琶半遮面】的全诗

《颂古五十五首》

美如西子离金阙,娇似杨妃倚玉楼。

犹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见转风流。


单字解释:

【犹把琵琶半遮面】平仄韵脚

拼音:yóu bǎ pí pá bàn zhē miàn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
韵脚:(仄韵) 去声十七霰   * 平仄拼音来自网络,仅供参考;诗句韵脚有多个的时候,对比全诗即可判断。

颂古五十五首翻译、赏析和诗意

《颂古五十五首》是宋代释绍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美如西子离金阙,

娇似杨妃倚玉楼。

犹把琵琶半遮面,

不令人见转风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华美的词藻描绘了一个美丽而娇媚的女子。作者通过比喻和隐喻,用细腻的文字勾勒出她的容貌和气质。

首先,诗中提到的“西子”和“金阙”是对美丽女子的隐喻。西子是指西施,她是春秋时期的一个美人,被誉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而“金阙”则象征着皇宫的高台。通过将女子美貌与西施和皇宫相提并论,表达了她的出尘之美和高贵的身份。

其次,“杨妃”和“玉楼”也是对女子的比喻。杨妃是唐代宫廷歌舞剧《长恨歌》中的人物,她被描绘为娇美的仙女形象。而“玉楼”则是高耸的楼阁,象征着富贵和尊贵。通过将女子的娇媚与杨妃和玉楼相联想,突出了她的娇柔和高贵。

第三句“犹把琵琶半遮面”是对女子神秘的描绘。琵琶在古代文化中常常被视为女性乐器,而“遮面”则暗示了女子有意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整句表达了女子犹如在弹奏琵琶时,故意遮住了半张脸,使人无法完全领略她的风情。

最后一句“不令人见转风流”则强调了女子的独立和自持。她的美丽和娇媚虽然令人心动,但她却不愿意轻易展露出来,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性格和魅力。

总而言之,《颂古五十五首》通过华丽的词藻和隐喻的手法,描绘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女子形象。她的容貌媚惑人心,却又保持了独立和自持的特质,给人留下深深的印象。这首诗词展示了宋代文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女性魅力的赞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犹把琵琶半遮面》全诗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gǔ wǔ shí wǔ shǒu
颂古五十五首

měi rú xī zǐ lí jīn quē, jiāo shì yáng fēi yǐ yù lóu.
美如西子离金阙,娇似杨妃倚玉楼。
yóu bǎ pí pá bàn zhē miàn, bù lìng rén jiàn zhuǎn fēng liú.
犹把琵琶半遮面,不令人见转风流。

“犹把琵琶半遮面”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犹把琵琶半遮面”出自宋朝诗人释绍昙的 《颂古五十五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

© 2023 古诗文网| 看谱吧 | 吉他谱| 京ICP备18063074号-5 | 诗词地图 | 诗人地图 | 成语地图 | 字典地图 | 词典地图 | 诗句地图

免责声明:本站图片、文字内容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15225087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