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 宋朝 郭印 的《仁寿县后有亭余名之曰明远赋诗二首》
虚亭突兀枕崇冈,玉宇无风秋自凉。
地阔群山争逶迤,天低远树立微茫。
阴晴易辨云霞色,晓夕常吞日月光。
我亦清心官事省,葛巾藜杖得徜徉。
仁寿县后有亭余名之曰明远赋诗二首
虚亭突兀枕崇冈,
玉宇无风秋自凉。
地阔群山争逶迤,
天低远树立微茫。
在仁寿县后方有一座高耸突兀的亭子,宛如靠在高崇的山冈上。在这座亭子中,宫殿般的屋顶下没有丝毫风,秋天自然而然地带来了凉意。广袤的大地和连绵的山脉争相延伸,形成蜿蜒曲折的景象,而天空低垂,远处的树木若隐若现,微茫而遥远。
阴晴易辨云霞色,
晓夕常吞日月光。
我亦清心官事省,
葛巾藜杖得徜徉。
无论是阴天还是晴朗的天空,云霞的颜色都变化多端,使人可以轻易辨别。在黎明和黄昏,这座亭子常常吞噬日月的光芒。我也能够保持清心,没有被繁琐的官事所困扰,戴着葛巾,拄着藜杖,自由自在地漫步其中。
【赏析】:
这是郭印写的一首描绘仁寿县后的亭子景色的诗。诗人以凄凉、静谧的笔调,描绘了这座虚亭的壮丽与孤傲。虚亭矗立在崇冈之上,使人感受到山峦的高耸和壮丽,它的存在像是与天地相连接的桥梁。诗中的描写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无论是广袤的大地还是连绵的群山,都呈现出迂回曲折的景象。天空低垂,远处的树木若隐若现,增添了一种微茫而遥远的意境。诗人通过描写云霞的颜色和亭子吞噬日月的光芒,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幻无穷和亭子的壮丽景色。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境,他能够保持清心,不受俗务所扰,戴着葛巾,拄着藜杖,在这座虚亭中感受到自由和徜徉。整首诗以自然景色的描写为主线,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的内心情感和对自然景色的独特感悟。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rén shòu xiàn hòu yǒu tíng yú míng zhī yuē míng yuǎn fù shī èr shǒu
仁寿县后有亭余名之曰明远赋诗二首
xū tíng tū wù zhěn chóng gāng, yù yǔ wú fēng qiū zì liáng.
虚亭突兀枕崇冈,玉宇无风秋自凉。
dì kuò qún shān zhēng wēi yí, tiān dī yuǎn shù lì wēi máng.
地阔群山争逶迤,天低远树立微茫。
yīn qíng yì biàn yún xiá sè, xiǎo xī cháng tūn rì yuè guāng.
阴晴易辨云霞色,晓夕常吞日月光。
wǒ yì qīng xīn guān shì shěng, gé jīn lí zhàng dé cháng yáng.
我亦清心官事省,葛巾藜杖得徜徉。
“阴晴易辨云霞色”的意思和全诗出处介绍,以及全诗翻译和赏析,“阴晴易辨云霞色”出自宋朝诗人郭印的 《仁寿县后有亭余名之曰明远赋诗二首》,还提供了该诗句的全诗全文、翻译、赏析、译文以及诗意。